蒙东春耕生产“第一犁”!赤峰春小麦开始播种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5 16:46 3

摘要:人勤春来早,播种正当时,今年宁城县春耕生产以“早”字当先,抓住天气回暖、土壤解冻的有利时机,提前一周顶凌播下了2025年第一粒“春小麦”种子,率先开启了蒙东春耕生产“第一犁”。

人勤春来早,播种正当时,今年宁城县春耕生产以“早”字当先,抓住天气回暖、土壤解冻的有利时机,提前一周顶凌播下了2025年第一粒“春小麦”种子,率先开启了蒙东春耕生产“第一犁”。

阳春三月,各地虽然还是春寒料峭,但在宁城县广袤大地里却是一片繁忙景象,一台台大型拖拉机开始忙碌起来,农民们在大田开始新的一年劳作,呈现出了不误农时不负春的多彩“春耕画卷”。

在宁城县汐子镇二十家子村,农田里一台台旋耕机、播种机来往穿梭,一粒粒小麦种子被播撒进土壤中,春耕生产在有条不紊进行。农民温晓晶正在忙着往播种机里添加小麦种子和化肥,据她介绍,今年她共种100亩小麦,头茬种小麦,二茬种植白菜辣菜,实现两茬循环种植、两份收入。同时,今年她采用了小麦无膜浅埋滴管技术,让作物减膜节水、高产增效。

宁城县汐子镇二十家子村村民温晓晶告诉记者:“我们一年种的是两茬,先是小麦,实行是无膜浅埋滴灌,下茬是种的白菜。我今年包了一百多亩,完后两茬,头茬小麦,二茬是白菜和辣菜,每亩地年收入大概四千到五千左右。”

除了早播种、使用新技术,今年,当地还应用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拖拉机播种技术,配备北斗导航系统的农机可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通过北斗技术实现路径规划后,单人可操控多台拖拉机进行精准作业。农机手可借助平台实时监测耕地深度、车速、开沟长度等参数,优化作业精度与收益。依托App预先设置起止点和转弯参数后,系统即自动生成最优插秧路径,同步实现避障、掉头等智能操作,既节省人力,又保障了秧苗成活率稳定达100%。

“今年我第一次使用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播种,垄距均匀、深浅一致,种子下的量比较准确,人轻快不少,省工又省时。”宁城县汐子镇二十家子村农机手温晓军说。

今年,当地通过科技加持和种植结构调整,实现了同一块土地,一茬小麦,一茬蔬菜,两种作物交替耕种,互不影响,农民一年两份收成。特别是采用全域小麦订单回收制,更让农民收入有所保障。

据了解,赤峰市南部地区土壤已陆续化冻,“解冻线”正渐次向辽东、蒙北扩移。

宁城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粮油作物站站长曲晓勃说:“宁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从今天开始,我们播种小麦,因为小麦是一个种在冰上,收在火上的作物。今年种植小麦我们采用的技术主要是无膜浅埋滴灌,还有北斗导航定位精播,这两项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节水,实现苗匀、苗壮、苗齐,这样呢,我们就可以实现小麦增产增收。”

为了保障小麦及时播种,赤峰市农业科技人员通过线上指导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农民提前耙磨整地,抢抓时机,及早进行小麦播种,不影响小麦播种进度。同时,当地农牧技术推广部门还通过品种评比试验,推广新的小麦品种,增加农民收入。种子、肥料、农膜等涉农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帮助调运生产原料,加快发货,增加市场供应,保障春耕生产物资需要。据了解, 今年赤峰市小麦计划总播面积39万亩左右。

来源:直播赤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