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泄露,美真正嘴脸有过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5 15:42 3

摘要:特朗普政府本计划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空袭,然而绝密的军事行动细节竟通过加密聊天软件Signal的群聊意外流入《大西洋周刊》主编杰弗里·戈德伯格之手。

昨天,也就是美国的3月24日,一场堪称荒诞的泄密让美国高层陷入舆论漩涡。

特朗普政府本计划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空袭,然而绝密的军事行动细节竟通过加密聊天软件Signal的群聊意外流入《大西洋周刊》主编杰弗里·戈德伯格之手。

通过记者之后,让这场泄密暴露了美国对欧洲盟友的鄙视,还揭示了国家安全机制的重大漏洞,让特朗普直呼“一无所知”。

再次验证了那句话,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误入群聊的记者:从怀疑到震惊

3月11日,《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伯格(Jeffrey Goldberg)突然收到一条加密社交软件Signal的好友请求,对方自称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Mike Waltz),以为是什么骗子。

戈德伯格虽心存疑虑,但仍接受了请求,随后也就把这事丢在脑后。

两天后,他被拉入名为“胡塞PC小组”的群聊,群内赫然标注着副总统詹姆斯·万斯(James Vance)、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Pete Hegseth)、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Marco Rubio)等18名高官的账号。

而聊天群里的“迈克·华尔兹”发信息称,建立这个小组是为了在接下来的72小时内协调与胡塞武装相关的行动。他的副手“正在跟进当天上午在白宫战情室的会议内容,并将在当晚发送具体行动方案”。

此刻,戈德伯格还是当做什么外国情报机构设计的骗局,直到3月15日空袭行动前两小时,他亲眼看到群内发布的作战计划: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详细列出袭击目标、武器清单和时间顺序,并标注“美东时间下午1点45分行动开始”。

当戈德伯格通过社交媒体确认也门遭袭后,他才惊觉自己竟身处美国最高军事决策层的机密讨论中。

群聊中的交锋:鄙视欧洲与利益交换

这场群聊不仅泄露了军事计划,更暴露了美国高层对欧洲盟友的轻蔑态度。

副总统万斯直言:“美国只有3%的贸易依赖苏伊士运河,欧洲则是40%。我们何必替他们解决问题?”他甚至担忧空袭会推高油价,并质疑特朗普是否意识到政策矛盾:“总统可能没发现这与他对欧洲的公开立场多么不一致。”

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虽支持行动,但同样对欧洲充满厌恶:“我完全同意你对欧洲搭便车的鄙视,太可悲了!”他强调行动需以“恢复航行自由”和“重建威慑”为名,同时不忘向盟友索要回报:“必须让欧洲明白,他们得为美国的军事行动买单。”

白宫副幕僚长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更直白地补充:“如果欧洲不赔偿,我们该怎么办?美国需要经济利益作为回报。”

空袭与群内狂欢:一场“成功”的泄密行动

3月15日下午,美军按计划对也门展开空袭。

行动结束后,群内成员纷纷用表情符号庆祝: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发出“拳头、国旗、火焰”的符号,中情局长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则用“祈祷手势和肌肉”刷屏。

戈德伯格冷眼旁观这场“庆功宴”,随后默默退出群聊,并于次日向白宫发邮件质问:“为何用非加密软件讨论机密?”

讽刺的是,这场看似“成功”的军事行动因泄密蒙上阴影。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怒斥:“国家安全竟掌握在业余人士手中!”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杰克·里德(Jack Reed)则称此为“最严重的行动安全失误”,要求彻查。

白宫回应:甩锅、否认与政治攻讦

面对舆论压力,特朗普在记者会上摆出一贯的经典姿态:“我对此一无所知!《大西洋月刊》快倒闭了吧?”

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则矢口否认发送作战计划,并攻击戈德伯格是“欺诈成性的假记者”。

白宫虽承认“误拉记者入群”,却坚持对国家安全团队“极度信任”。

民主党趁机发起攻势。

参议院领袖查尔斯·舒默(Chuck Schumer)嘲讽这是“业余行为”,并质疑:“还有多少机密对话在群聊里?”前防长帕内塔(Leon Panetta)更是痛心疾首:“若记者将情报交给胡塞武装,美军可能伤亡惨重!”

历史轮回:保密失效的“草台班子

美国绝密文件泄密屡见不鲜,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因低级失误泄密。

1942年“曼哈顿计划”因学术期刊停更被苏联察觉;

2016年希拉里“邮件门”暴露机密信息;

2024年美军邮件因拼错域名误发至马里……而此次事件再次印证了美国安全体系的脆弱。

戈德伯格在文章中讽刺:“我不敢相信,美国最高决策层竟用普通聊天软件讨论战争。”

这种“草台班子”式的操作,不仅让国际社会瞠目,也让美国民众质疑:纳税人的钱究竟养了一群怎样的“精英”?

泄密背后的深层矛盾

这场乌龙泄密事件,表面是技术失误,实则折射出美国政治的割裂与外交策略的功利性。

高层对欧洲的鄙视、对经济利益的赤裸索取,暴露了“美国优先”的本质;而两党借机互相攻讦,则凸显了国内政治的极化。

正如《大西洋月刊》所评:“当国家安全沦为群聊谈资,美国还有何资格自诩‘全球领导者’?”

---End---

来源:小陈姐.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