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京东、美团、饿了么相继宣布将为旗下(全职或稳定兼职的)外卖骑手缴社保,让互联网平台上的不稳定就业或灵活用工现象,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两位非常适合讨论这个话题的学者——庄家炽老师和陈龙老师。庄老师和陈老师都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防止内容走丢
2024全年6期一次发货,看得爽快,更享折扣
2024+2025双年、2025+电子刊,组合下单更优惠
投稿邮箱:wenhuazongheng@gmail.com
《文化纵横》邮发代号:80-942
2月,京东、美团、饿了么相继宣布将为旗下(全职或稳定兼职的)外卖骑手缴社保,让互联网平台上的不稳定就业或灵活用工现象,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两位非常适合讨论这个话题的学者——庄家炽老师和陈龙老师。庄老师和陈老师都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他们在博士期间通过自己去送快递、送外卖的方式进行田野调查。这两个行业正是平台经济时代不稳定就业最典型的行业,快递员和外卖骑手也是城市居民“最熟悉的陌生人”。而且,庄老师和陈老师研究这两个行业劳动问题的著作,也于近期相继出版了。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试图抛弃一切未经反思的观念,从源头处追问:互联网平台是否必然与灵活就业相绑定?加强对灵活就业劳动者的保护,是否只能依靠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平台经济是否必然伴随着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本期嘉宾:
庄家炽,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社会学、劳动社会学、数字经济与就业,2025年1月出版《追系统的人:快递员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关系网络》。
陈 龙,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政策与发展研究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与平台劳动管理、平台劳动关系与劳动权益保障、不稳定工作与青年就业,2024年11月出版《数字疾驰:外卖骑手与平台经济的劳动秩序》。
在本期节目中,你可以听到以下内容——
两位北大博士为什么选择通过自己去送快递、外卖的方式做研究?
对于平台给给外卖骑手缴社保,学界的心态为何既开心又困惑?
快递员的劳动保护状况还不如外卖骑手,那为什么是给骑手缴社保成为新闻热点?
平台经济下的灵活用工,是否是一种必然的、不可逆的趋势?
我国当前的社保制度足以为灵活就业劳动者提供恰当、充分的保障吗?
平台经济以马太效应为突出特征,为何美国却能存在很多地方性的小外卖平台?
金融资本与平台经济、灵活用工模式扩张之间有何关系?
平台模式一定更有效率吗?谁掌握对效率的定义权?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生产力正在快速进步,生产关系应当做怎样的调整?
本期播客节目可在以下平台收听:
来源:文化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