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小麦已进入拔节期,抗寒能力明显下降,如遇突然大幅降温,小麦受低温冻害风险较高。具体的应对措施有:
各位农民朋友们,
注意啦!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
受寒潮影响,
我国大部地区将迎“气温大跳水”。
同时,
北方将现大范围沙尘天气,
淮河以南地区或现强对流。
具体来看,
内蒙古西部、新疆北疆东部
和南疆盆地、甘肃大部、
宁夏大部、华北南部、
江淮西部、江汉东部、江南中北部、
贵州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
降温可达16~18℃,
局地降温超过20℃。
此外,
新疆沿天山地区、甘肃中西部、
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等地
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
此次寒潮天气,
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这个关键时期,
科学合理地做好农业生产管理,
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
寒潮来袭,农作物该如何管理?
一起来看
↓↓↓
小麦
当前,小麦已进入拔节期,抗寒能力明显下降,如遇突然大幅降温,小麦受低温冻害风险较高。具体的应对措施有:
一是在寒潮来临前,对有水浇条件的,提前尽快浇水,调节地面温度,增加土壤热容量,增强小麦抗寒能力;
二是对没有水浇条件的,在降温前,力争在风小的时候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和抗逆调节剂,提高植株自身抗寒能力,避免或减轻低温伤害。因为此次降温伴有大风,会对无人机叶面喷施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用喷药机械要加大用水量,提高效果;
三是冻害发生后,及时浇水追施氮肥,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果树
当前果树正处于萌芽、展叶、开花的关键时期,如遇突然降温,果树受低温冻害风险较高。具体的应对措施有:
一是枝干涂白。果树早春发芽前将枝干涂白可使树体温度上升缓慢,延迟萌芽和开花(一般延迟3~5天),涂白的位置以树干基部为主,由上而下涂抹1米左右高度,剥除老树皮后涂白效果更好;
二是果园覆盖。早春利用秸秆、树枝、杂草等有机物料覆盖树盘(或整个果园),厚度10~15厘米,可使土壤升温缓慢,限制根系早期活动,延迟萌芽开花;
三是果园灌水。果树发芽后至开花前,园内灌水1~2次,减缓地温上升的速度,可显著降低果园地温,推迟花期2~3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萌芽前浇水1~2次,降低地温,以推迟果树萌芽开花,避开倒春寒;
四是熏烟防寒。降温幅度较大的夜间,根据风向、地形和果园面积,可在果园周围点燃湿柴草,少见明火多见烟,使果园上方形成一层烟雾,保持到太阳升起以避免寒流侵袭;也可喷烟雾剂防寒,或喷施防冻剂增强植株抗寒性。
蔬菜
一是提前加固设施。提前检查维修温室和塑料大棚骨架等,及早进行维护和加固,有必要的应在棚内增加立柱支撑,并及时更换破旧棚膜,增设压膜线,压紧压实棚膜;
二是适时增温保温。温室可加盖厚草帘或保温被,大拱棚内可加设“二膜”“三膜”,以减少热量散失,增强保温效果。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建议有条件的设施可在育苗棚或生产棚内增设加热电线、电暖气、热风机等增温设施,以提高棚室内温度,预防低温冻害现象;
三是加强生产管理。低温条件下,植株根系生长缓慢,可施用腐植酸或海藻酸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性。植株长势弱可喷施含糖类、氨基酸类叶面肥,或喷施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作物防寒抗冻能力。达到上市标准的果蔬应及时采收,特别是喜温茄果类蔬菜,以降低植株负担,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四是尽量增加光照。应经常清洁棚膜,保证透光率。在确保温度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保温覆盖物,以延长室内光照条件。可在温室后坡以合适角度张挂反光膜,增加温室北侧光照强度以提高蔬菜产量。遇到久阴乍晴天气,中午前后要适当放下一半保温覆盖物,避免植株失水萎蔫;
五是做好日常管理。提前准备好暖风机、加热器、增温块等辅助加温物资装备等。
畜禽
一是圈舍加固与保暖。检查畜禽圈舍的屋顶、墙壁、门窗等部位,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修缮加固,防止大风掀翻圈舍。在圈舍内铺垫干草,增加畜禽的保暖性。关闭门窗,阻挡冷空气进入,但要注意适当通风,保持圈舍内空气清新,可在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短时间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安装温控设备,保持圈舍内温度稳定。
二是饲料管理。寒潮期间,畜禽维持体温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应适当增加饲料供应量,并提高饲料中能量饲料的配比,如增加玉米、豆粕等的比例。同时,要确保饲料的质量,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防止畜禽因采食劣质饲料而生病。此外,要保证畜禽充足的饮水,可提供温水,避免畜禽饮用冷水导致肠胃不适。
三是疫病防控。低温环境下,畜禽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疫病。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定期对圈舍、养殖设备等进行消毒,可选用过氧乙酸、戊二醛等消毒剂。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按照免疫程序及时为畜禽接种相关疫苗,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密切观察畜禽的采食、饮水、精神状态等情况,一旦发现畜禽生病,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病传播扩散。
四是应急管理。提前储备好足够的饲料、兽药、疫苗、照明设备、取暖设备等应急物资,确保在寒潮期间养殖场的正常运转。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提高养殖场的应急处置能力。
来源:农林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