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新政府诞生的速度,明显地比观察家们想象的要快。2月23日提前大选后,联合政府的组阁谈判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3月18日,德国联邦议院(下议院)以2/3的多数为即将上台的新政府修宪, 突破债务禁区;3月20日,德国议会上议院也以2/3多数同意修宪,为大幅重整
作者 | 辜学武
德国波恩大学终身讲座教授
编辑 | 谢奕秋
德国新政府诞生的速度,明显地比观察家们想象的要快。2月23日提前大选后,联合政府的组阁谈判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3月18日,德国联邦议院(下议院)以2/3的多数为即将上台的新政府修宪, 突破债务禁区;3月20日,德国议会上议院也以2/3多数同意修宪,为大幅重整军备,重新建立强大的德意志武装力量打开了钱袋子。
3月25日,德国新议会如期正式履新就职。而最晚4月23日诞生的德国新一届联邦政府,铁定将由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的党首默茨出任总理。副总理兼外长,极有可能由唯一的“执政伙伴”社会民主党的党首柯林贝尔担任。
当地时间2025年3月8日,德国柏林,基督教民主联盟总理提名人弗里德里希·默茨(左)与德国社会民主党共同领导人拉尔斯·柯林贝尔在与媒体交流后离开,宣布在联盟谈判前的探索性会议中取得进展/图源:视觉中国
未来这一“黑”一“红”的老搭档联合政府,主要政策经脉已经相当清晰:对内强化投资,修桥梁,扩道路,搞基建,稳民生,抚商界;对外重整军备,造武器,买飞机,造军舰,购军火,开兵源。一个强大的德意志,似乎又呼之欲出。
引发巨大争议的是,为响应欧盟3月初提出的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候任总理默茨不惜违背竞选承诺,支持修改基本法规定的“债务刹车”限制,并以屈求伸,通过大幅度妥协的方式,说服旧议会2/3多数议员,尤其是绿党议员,在即将谢场之前为他“修宪护航”。
去“紧箍咒”
修宪,就是为默茨去掉“债务刹车”这个宪法紧箍咒。
“债务刹车”是德国限制国家新借款的一项法律法规。这个规定于2009年被纳入基本法(第109条、第115条),旨在防止联邦和州政府长期入不敷出,靠举债度日。它紧紧地限制着联邦政府的手脚,使之无法随心所欲地增添新的联邦债务。
受制于这“紧箍咒”,联邦政府每年新增债务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0.35%。
德国2024年的GDP为4.31万亿欧元。这意味着,在不修宪的情况下,默茨新政府倘若要举债的话,他的宪法授权只有4.31万亿欧元的0.35%左右,相当于150.8亿欧元。对于默茨和他即将领导的“黑红联合政府”来讲,这区区150亿欧元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德国联邦政府2024年的财政预算高达5000亿欧元,光是劳工社保福利就占去了近一半。
沉重的“福利社会”负担,加上乌克兰危机带来的额外财政压力,使得联邦政府捉襟见肘,剩下的部分都不够满足日常的各项开支,经常是被迫拆东墙补西墙。各执政伙伴为此火星四溅,朔尔茨总理的“交通灯政府”就是栽在了2025年财政预算分歧上,黯然下台。
截至2024年底,一般政府预算的财政赤字(净借款)为1130亿欧元。这比2023年增加了约55亿欧元。州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赤字增加,主要是由于社会实物福利和除社会实物转移支付以外的社会福利支出增加/来源:destatis
没有钱干不了大事,更不用说带领德国和欧洲走出低谷了。这一点,可能默茨和他的社民党伙伴柯林贝尔比谁都明白:不先把钱搞定,将来如何“和谐”执政?
然而,默茨对钱的“欲望”与其说是来自执政压力,还不如说是来自特朗普现象的刺激。也就是说,他去掉“债务刹车”这个紧箍咒的冲动,主要是外部世界刺激的结果,并非来自从内部振兴德国的忧虑。这对于理解未来默茨政府外交政策的走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导火索
导火索是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2月28日在白宫的激烈争吵。这一天离默茨赢得2月23日的大选只有5天。在对待德国“债务刹车”这个问题上,默茨在选前和选后判若两人。
在选战中,默茨是坚定的“债务刹车”的维护者,把他的竞争对手,主张对“债务刹车”进行改革的朔尔茨总理批得体无完肤,嘲笑社会民主党人只会花钱买人心,误国误民。
然而,在目睹了特朗普在世界媒体面前肆无忌惮地羞辱了泽连斯基之后,默茨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从德国“债务刹车”改革的“刹车者”,变成了去“债务刹车”紧箍咒的推手。
默茨
泽连斯基“被辱”三天后,默茨公开对外界表示,确保对乌克兰未来的援助资金并增加德国的军事预算迫在眉睫。他暗示,他会动议召开联邦议院特别会议,就新的专项基金作出决定。他这里所说的“专项基金决定”是放松“债务刹车”的代名词。只有通过修改宪法,他的政府才能得到“松绑”,继而大刀阔斧地提升军费开支,重振德国武装力量的雄风。
白宫“2·28闹剧”可以看成是默茨对美国态度的转折点。默茨一向被视为坚定的“跨大西洋派”的首领和旗手,是彻头彻尾的亲美主义者,也是德美关系的坚定维护者。
他出任过德国精英组织“大西洋桥梁”的主席、美国资产管理集团贝莱德集团(BlackRock)德意志大区的监事会主席。在他这个层次上的德国人中,可能没有比他更青睐美国的了。
明显地,泽连斯基在白宫被羞辱的场面震撼了他。默茨应该是切肤之痛地感到了此次事件的严重性,否则他不会一反常态地开始猛烈抨击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
“2·28”以来,默茨的语调迅速向马克龙的“欧洲战略自主”主张靠拢。他以罕见的口吻强调,德国和欧洲需要加强相对于美国的独立性。“美国政府基本上对欧洲的命运漠不关心”,这种批评以前只能从反美主义者口中听到,而今出自堂堂的亲美大将默茨之口,令人有隔世之感。
默茨和马克龙
更让人惊讶的是,默茨将美国对德国大选的干涉,与俄罗斯的渗透行动相提并论,认为它们是一丘之貉。针对特朗普政府对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AfD)的支持,默茨呼吁欧洲对美国采取统一立场。
这位德国候任总理提醒欧洲人,在加强欧洲防务方面要有紧迫感。他甚至提出,在必要时寻找北约的替代者。换句话来讲,一向视紧密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为圭臬的默茨,也开始怀疑美国安全保障的可靠性。
很难说默茨是一时兴起,心血来潮地对他如此熟悉和心仪的美国耍小孩子脾气。他对媒体讲,他把特朗普总统、万斯副总统和泽连斯基总统相互争吵的画面反复看了几遍,最终得出结论:这场“冲突”并不是一个“偶发”事件,而是一个“故意导致的升级”。
换句话来讲,默茨认为所谓“泽连斯基2·28大闹白宫”,是特朗普集团“自编自导”的一场戏,专门做给世人,尤其是给欧洲人看的。在这场“争吵”的背后,默茨明显地认识到了他未来要打交道的美国领导人完全是他并不熟悉的“另类”。乌克兰和欧洲的利益,对美国新政府来讲已经变得无足轻重;除了靠自强自立,德国和欧洲别无选择。
自强自立
而自强自立是需要政府花钱的,这个道理,干过投行的默茨不可能不懂。即使当了总理,若被“债务刹车”卡着,他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法让德国自强自立,这个道理作为精明政治家的他可能更懂。
从“2·28闹剧”到3月14日,短短的两周内,默茨以雷霆万钧之势搞定了柏林政坛的多数,为修宪改革“债务刹车”机制扫清了道路。他的妥协艺术,将换来5000亿欧元的基础建设专项基金和事实上无上限的军费开支授权。
掌控了即将谢幕的议会逾2/3多数的联盟党人、社会民主党人和绿党人士,在他没上台之前就给他松了绑,允许未来的德国军费开支超过国内生产总值1%的部分,不受“债务刹车”的限制。随着联邦参议院也以2/3多数通过,这项宪法修正案就将正式生效。
这等于是让默茨拿到了一张可以自己填写的支票。只要他认为有必要,这位未来的德国总理就可发行国债筹集军费,重整军备,扩充军队,充实弹药,夯实德国独立的武装力量。
默茨的团队在社交媒体中多次提到需要加强国家的国防能力
这是战后德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和平主义的德国将成为过去;强军强国的思想重新开始蔓延;摆脱对美国安保依赖的政治主张逐渐形成共识。对美国“去风险”不再是“思想禁区”。
而这一切都与白宫发生的“2·28闹剧”有关。没有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羞辱”,便没有默茨的“觉醒”,也没有德国宪法规定的“债务刹车”的名存实亡,更没有一个充满自信的新德国的诞生。
可以预见的是,默茨领导下的德国将重新调整对美关系,逐渐摆脱对美国的军事依赖,尽管默茨一再强调保持美国在德国的军事存在“有利于德国安全”。
很难想象默茨在试图降低对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的依赖性的同时,会进一步恶化同中国的关系。一个同时与自己的军事安全保护国说“再见”和与自己最大的贸易伙伴交恶的德国,必然会将德国置于空前孤立的地位。
这个逻辑,默茨不可能不懂,更何况他的执政伙伴,一向主张同中国务实合作的社会民主党人,也不会允许他对华采取敌对的政策。如果组阁后,德国外交部确实又回到了社民党的手里,温和的对华政策是可以预见的。
默茨并不是一位天生的友华政治家。到目前为止,他对于中国的评价尖刻多于尊重,拒绝多于认同。但他同时属于务实且善于妥协的政治家,为了德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和在世界舞台上的活动空间,他可能会在中美之间和经济利益与意识形态之间,走出一条自己的平衡之路。
默茨
随着自由民主党和绿党在这次大选的前后下台,德国的对华政策将会回归相对温和的轨道。由对华充满敌意的绿党掌控了三年多之久的外交部,无论未来是由联盟党还是由社民党掌控,都会变得更加务实和专业。在一中问题上经常试探中国底线的自由民主党的出局,也会使未来德国的对华政策少了一个不稳定因素。
但无论是对美关系还是对华政策,这些可能都不是默茨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默茨上台后可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恢复和法国的紧密合作,使“德法轴心”再次运作起来。
把欧洲团结起来,寻求英国和法国的支持来恢复德国在欧洲的领袖地位,这应该是德国新政府最想做的事情。今年上半年,德国的外交资源和能量将更多地流向伦敦和巴黎。
事实上,默茨已经开始计划与法国和英国就联合建立“欧洲核威慑”进行会谈,以加强欧洲的安全架构。默茨似乎很清楚,核保护是德国对美国安全依赖的核心,只有与核大国英国和法国联手建立起欧洲自己的核保护伞,德国和欧洲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实现防务独立和战略自主。
来源:乘风破浪的漂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