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茅:教育如何促进每个人长久的幸福?

摘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反思教育在人生幸福中间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如果说我们的教育没有促进人的幸福,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意义感、价值感何在?

教育不是让少数人获得短暂的快乐,而应该让每个人都受益,这才是教育的追求。我们经常会讲到许多与幸福相关的话题,所以我想让大家思考几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有多幸福?如何才能使自己未来更幸福?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反思教育在人生幸福中间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如果说我们的教育没有促进人的幸福,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意义感、价值感何在?所以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教育为什么没有明显促进幸福?第二,如何才能促进每个人长久的幸福?因为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普及化,尤其义务教育是每个人都要接受的。既然是义务教育,那么就应该让每个人都受益,而不能说让少数人获得短暂的快乐,这就是我们教育的追求。这两个问题我觉得堪称“教育界的钱学森之问”,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都应该想办法去解决的问题。1“空心病”的泛滥在我以往的经历中,我发现有很多家长或者很多老师希望孩子能考上清北,也有很多同学希望自己能进入北大清华。我在北大工作了20多年,加上学习的话都快30年了,接触了北大很多的同学,发现北大大多数同学应该说还是比较幸福的,但是也有很多同学真的是很不幸。有个北大高考状元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在2020年暑假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是一个真正的省状元,上北大以后刚开始满怀信心,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自己除了会做题,好像一无所长。既没有文娱特长,也没有好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创新能力,然后就觉得自己再没有优越感了,也不知道到底将来有什么意义。所以他就开始抗拒学习,开始抑郁了。这种状况其实挺普遍的。北大心理咨询中心的副主任徐凯文老师曾经创造了一个词,叫做“空心病”。他发现北大大概有四成的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这其实就是价值观的缺失,也就是说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追求什么,或者有什么意义,所以他们感觉到疲惫、孤独、情绪差、存在感缺失,有时候觉得身心被掏空,甚至有自杀的倾向,其比例高达40%。有很多同学过一段时间以后就悬置了问题,当然也有些同学的空心病延续到了考上研究生或者保研之后。因为他可能开始不知道该干什么,就一心想保研,但保研之后再干什么就不知道了。问题不只是出现在北大清华这样的中国名校,其实世界上其他的名校也有同样的问题。我这里列了两本书,一本叫做《失去灵魂的卓越》,是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写的。还有一本书是耶鲁教授安东尼·克龙曼写的《教育的终结》,在书中他反思了大学生为什么不再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也说明这样的问题是全球的普遍现象。2幸福和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常说经济的发展、社会地位的提升、科技的发达、自由的保障,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但恰恰这些东西,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它们一定会带来幸福,却没有必然带来幸福。我这里引用了积极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的观点,他对全世界关于影响幸福因素的研究做了汇总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有很多因素与幸福相关,但是相关度各不相同。1. 幸福的低相关因素第一,年龄。我们经常跟小孩子说,“你长大了就更幸福了”,其实并不如此;很多人说退休就幸福了,其实也不见得。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幸福的和不幸福的人。第二,性别。男女之间幸福的差异并没有那么显著。第三,教育。我们很惊讶地发现,教育和幸福是低相关。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越高,你读了本科、读了硕士、读了博士,不见得就更幸福。或者说你所谓的受教育质量更高、上了名校,也不见得更幸福。这其实特别令我们反思。第四,社会阶层。社会地位越高、声望越高、权势越高的人不见得越幸福。有的老师觉得当校长就更幸福,当教育局长就更幸福。但校长会说:“我当年当班主任或当普通老师的时候还更幸福,因为当了校长以后更忙,压力更大……”第五,收入。大家都以为有钱就更幸福了,实际上研究表明,收入和幸福是低相关。我认为当一个人在非常贫穷的情况下,他的收入提高一点,都会极大地提高幸福感,因为最基本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了。然而,当收入到一定的高度,比如说每个月1万、2万以后,收入和基本需求的满足没有太大的关系了,收入就只是自己银行卡上的一个数字的时候,收入与幸福的关系就进入了一个拐点。2. 幸福的高相关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乐观。乐观我们不用特别展开去讲,大家都能理解,一个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对于同一个事情,他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当然幸福感也会不一样。第二个因素是工作。工作会让人幸福,比如我觉得站上讲台,就很幸福,与孩子们打交道很幸福。也有人可能觉得工作很疲惫,不愿意进教室,不愿意进校门,就想休息,就想放假。但是我想说,我们平时找工作都叫做“求职”,意味着我们求别人给我们一个职位。为什么要“求”?因为求职以后别人给我们一份薪酬,让我们安生立命,养家糊口,这是一个基本的工作回报。但从更大的意义上讲,工作能展现我们的才华,让我们产生意义感、价值感,让我们觉得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获得幸福感。所以工作其实是幸福的重要源泉,我们要更珍惜我们的工作,珍惜讲台这样一个舞台。第三个因素是感恩。其实当我们去感恩时代,感恩周围的人,感恩你的家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无形中间就看到了别人对我们的好,觉得世界上所有人对我们是温暖的、友善的、有帮助的。这样我就不会觉得孤独,不会觉得冷漠,然后我就会有意识的去回报这些人,这样的话我们和世界就建立了非常良善的关系。在这种友好的关系中间,我们会觉得有一种归属感,有一种链接感,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幸福。3传统文化中的幸福之道1. 孔颜之乐:安贫乐道对于教师而言,我们的万世师表就是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他幸福吗?我可以从孔子自己的表述中来看。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大概意思就是说饭吃不饱,睡觉也没地方睡,但是我仍然乐在其中。如果是行不义之道、发不义之财的话,对我来说,如同浮云,我根本就不在乎富贵,因为我更看重的是“义”。对于得意的弟子颜回,孔子评价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箪食、瓢饮、陋巷这样一些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改变他内心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的贤者。子路有一次问孔子,老师您的志向是什么?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你看这里有一个“安之”,可能包含安享晚年,或者说心安的意思。再有一次,子路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叫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就是修养自己,让自己对社会、对天地、对人都生有敬畏之心。子路说:“如斯而已乎?”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如果要进一步的话,就要“修己以安人”。子路继续问,“如斯而已乎?”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如果能够做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也不过如此。可见孔子认为一个君子或者一个人的志向就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所以,“安”在孔子的志向和人生的追求中是非常重要的。2. 阳明之乐:心安是乐我在读王阳明的《传习录》的时候,有一段话给我特别大的震撼,也让我对古人的幸福有一个特别直观的理解。这段话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弟子问王阳明说:“乐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于哀哭时,此乐还在否?”即在大哭的时候,你的乐还在吗?阳明先生就说:“须是大哭一番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意思是老人去世以后,你就一定要哭一场,哭完以后心里就踏实了。这种痛快后的心安、舒服就是古人认为的乐,不哭的话,憋在肚子里会憋出病来,其实是真的不快乐。所以阳明先生说,“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什么叫乐?王阳明说“此心安处,即是乐也”。古人很少讲“幸福”,我觉得“幸福”是一个现代词,我们更多讲的是“乐”。3. 真正的幸福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大学》一书中有一句话叫“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要让我们本身本质的光明的德性得以彰显的意思,向上提升自己的品德境界和人生的智慧;亲民,就是向善,就是利益他人,造福社会;止于至善,就是因为慈善是一个无穷无尽的不断去追求的过程。我也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这种幸福观和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有什么样的对话空间呢?我们发现,真正的幸福一定是某种需求得到了满足,需求满足以后得到了心安,它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也是契合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上四种需要都是基本需要,再往上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一种成长的需要。积极心理学家考夫曼提出过“帆船模型”理论。他认为生理、安全、情感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是给我们带来一个基本的安全保障。就像一个船在大海上飘荡,让船不被淹没。当有了安全保障之后,我们才会追求爱与理想,探索更广阔的未知的世界,甚至愿意为世界做一些贡献。幸福其实不只是人生的基本需求的保障,也应该是不断向上向善,去造福社会。所以我就重新给自己一个信念:人生不是一条抛物线,人生如登,向上向善。意思是说,人生像登一座高峰,一座雪山一样,看上去每一步都很小,每一步都很艰难,但每一步都让我们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让我们看到不同的风景。(本文节选自明德云学堂2024年度系列直播课程《心安幸福教育:理念与实践》,授课专家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文东茅,本文未完待续

原创|文东茅 来源|中小学老师参考有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和幸福是低相关关系,也就是接受教育越多,不见得越幸福。那我们就得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干什么。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够促进人的幸福,我们还要教育干什么?目前双减很热,但我今天想换一个视角来谈这个话题,这些年我从教育政策研究转向了幸福教育研究,所以我就想从自己的本行出发,以幸福教育的视角来谈减负的问题。01教育之问:如果不能促进人的幸福,还要教育干什么?我有几个问题先提出来:双减增加了师生的幸福吗?双减之后还能“提质”吗?我们现在都讲“高质量教育”,什么叫做高质量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不是高质量教育?因材施教、高水平均衡发展,都是目前对高质量教育的一些解读,它们是不是高质量教育?我觉得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来回答这个问题。再回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上来,也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十九大报告也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所以我就有一个观点,促进师生幸福的教育,才是真正的高质量教育。如果没有促进师生幸福,就不能够说这是高质量的教育。但现在我们的教育促进了师生幸福吗?我们看到,目前的教育导致了大量的焦虑问题,哪怕高质量的大学也出现了很多“空心病”、精致利己主义者、焦虑症、孤独症、抑郁症、恐惧症,还有小镇做题家、“985废物”,也就是即便考上985大学也觉得自己一无所能,最后就躺平。关于教育到底能不能促进人的幸福,在全世界也同样有一些思考。有一位特别著名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做过一个关于幸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年龄、性别、教育、社会阶层、收入等等都和幸福是低相关关系;健康、婚姻、宗教信仰、朋友数量等等与幸福呈中相关关系;呈高相关关系的反倒是感恩、工作和乐观。这里我特别想让大家注意,教育和幸福是低相关关系,也就是接受教育越多,不见得越幸福,上了名校也不见得越幸福。那我们就得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干什么。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够促进人的幸福,我们还要教育干什么?这是对教育与幸福的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思考。我进一步想反思,我们的教育出了系统性问题,背后一定是有理论的问题。我们要对这些理论进行反思。我找了两到三个理论,其实还有更多。第一个理论是,教育确实能够通过增加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个人的收入,但是我们刚才也看到了,教育不见得必然提高人的幸福感,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国家也如此,发达国家、发达地区不见得就更幸福,实际的案例比比皆是。第二个理论是社会分层理论,这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根据财富、名声、地位和权力,可以把人分为多个等级,包括社会上层、社会中层、社会下层等等。由此很多人认为教育就是一个社会分层的战场,每个人都在不遗余力地努力,想成为社会的上层,成为人上人,但是刚才实证研究也告诉我们,社会地位的高低与幸福也是低相关关系。难道教育就只能带来少数人短暂的快乐吗?我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对教育之问:第一,教育为什么没有明显促进人的幸福?第二,如何促进每个人长久的幸福?注意,是每个人长久的幸福,而不是少数人短暂的快乐。02幸福之道:幸福,是一种不断向上的过程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我找了很多理论,包括积极心理学的材料,最后我回到了传统文化。我觉得中国人的教育是有师道传承的。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颜之乐,乐在何处?首先他是“学而不厌”:第二他是“诲人不倦”:我经过进一步探究发现,其实孔子真正的乐,乐在心安。比如他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他还说,观察一个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的弟子描述孔子的形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所以他从内到外表现出的都是心安,外部的安泰。孔子的志向也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社会理想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大学》也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看来“平”就是安天下。从这些理论,就得出我们的一个结论。这些年我把这句话不停地推荐给所有的朋友、学生以及老师们——我们中国人的幸福观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不是简单的小富即安、随遇而安,而是不断地向上向善。比如孔子说“修己以安人”;王阳明说“此心安处即是乐”;《大学》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易经》说“自强不息,止于厚德载物”;毛主席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习主席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些都在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加深我对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的认识。因此我觉得,我们的幸福之道就是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因为心安,我们无忧、无惧、无愧、无惑,也就不会有焦虑、恐惧的状态;因为向上,我们有一种成长感、成功感、成就感;因为向善,我们会获得意义感、价值感和责任感;因为不断的努力,我们不断获得更大的自信心、自主性和自豪感。03幸福教育:修身为本、幸福学校、幸福家庭在这个基础上,基于我们对幸福的理解,我们在开展幸福教育,其实教育就是幸福的,从孔子到孟子都认为教育是幸福的。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我们认为孟子所说的“三乐”就是家庭幸福、心安无愧和作为教育事业的乐育英才。根据《大学》的思想,我们提出了一个幸福教育的模式,叫做一体两翼的幸福教育,一体就是修身为本,两翼就是幸福家庭、幸福学校。《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之后就要“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也是安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安天下。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做了不少探索。我觉得幸福这个话题是每个人都很重视的。这是我们的初心幸福教育之家,2019年7月在贵州成立。我们得出了三点共识,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幸福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修身为本,幸福家庭、幸福学校。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简单说有十项活动。如果是一个初入门的学校,我们建议的是四项行动,立志为先是前提,读书明理是基础,介绍大家文化是环境介绍,幸福日志是日常的修炼,我们就是围绕着不断向上向善来开展活动,希望在各个方面努力达到一种向上向善的心安。04减负提质:双减下,高质量教育的五点策略下面我想回到今天的主题,减负提质。从幸福教育的视角,我们对减负有什么样新的认识?我想说,第一点,简单的减负只能带来轻松快乐,以前的快乐教育实践证明它是不能带来长久幸福的,反而会增加人们长远的、内在的焦虑感。第二点,不断学习成长、向上向善才能够真正让人心安。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深层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第三点,作为教师来说,只有不负重托、无愧良知,尽责才能心安。教师肩负着家庭、社会、国家的重托,不负这个重托才能够心安。第四点,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不是轻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出来的。第五点,减负减的不见得是体力劳动,它减的应该是心理负担。所以我们讲,只有心甘情愿才能够心不累,如果心不甘情不愿,做很轻松的事,也会感觉心累。再回到减负,减负减了学生的学习投入时间,减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但是作为高质量的教育,它毕竟是要有资源投入的,我觉得资源投入至少有这样5个方面:物质资源、师资力量、家庭资本、学生个人的心力资源(每个学生内在的动机和力量)以及四者的协调。如果不协调,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后果。双减之后,教育资源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从物质资源和师资力量来看,很难说。可能老师们增加了一些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但是总的投入是否增加不好说,家庭资本似乎也减少了。另外就是心力资源,学生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如果我们把延迟服务都变成一种必修课,我觉得学生不见得会真的特别心甘情愿去投入学习,还有四者是否协调,这才是我们需要讨论的更重要的问题。所以我现在提出了一个观点,在双减的情况下,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幸福的教育,应该有相应的几种策略。第一,广泛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志愿者、实习生、专业机构、建立各种学习基地等等;第二,努力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应该注重教师的身心健康,让教师能够兼顾家庭,不能让老师晚上六七点钟回去做饭带孩子,还要备课,早晨五六点又起来,这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也不会让老师心甘情愿。另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有不断学习成长的幸福感。第三,要积极发挥家长的育人作用,不能完全让家长推卸责任。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家校沟通、家长课堂,应该在家长的自愿服务过程当中,促进家长自己的成长和内在的幸福。第四,要特别注重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让学生真正好学、乐学,而不是被迫去学习。第五,切实提高协同育人的水平。各方都应该不忘初心使命,为学生长远的幸福奠基,每个人自己也要幸福,教师应该带头幸福,家长应该成为学生幸福的表率,然后要共同学习成长,甘愿无私奉献。今天是给大家另一个视角,希望我们重新认识减负和幸福、成长的关系,减负不是目的,成长方能心安;要促进师生的幸福,激发内在动机。本文整理自文东茅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1学术年会分论坛三上的主题演讲《以幸福教育减负提质》。

来源:教育思想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