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87年,一艘载有无数国宝的南宋沉船,在我国南海重见天日,却先后遭到英国和日本的惦记,企图染指我国国宝。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文物,我国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终于于2007年将其全部打捞上岸,当这些文物面世的那一刻,惊呆了所有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每朝每代都焕发出着独特的光彩。
这个神秘而又强大的东方古国,从古至今,都以其丰富多彩的人文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
不管是中国的茶叶,丝绸,还是陶瓷,都是享誉世界的贸易珍品,被世界各国所争相抢购。
从此大海上出现了无数满载中国商品的货船,它们将中国的文化带往全世界。
而在这无数的商船中,有一些因为遭遇风暴等缘故永远沉没在了大海之中,连带船上的珍宝也一并沉入了大海,掩埋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曾经淹没在历史中的文化瑰宝,得以重见天日,而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南海一号”。
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的一家救捞公司合作,一起在我国南海的阳江海域,联合搜寻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时。
意外发现了一艘深埋在海底下23米,满载着金银瓷器的古代商船。
经过初步的探查,发现这艘船长超过22米,宽接近10米,船舱里面装满了各种瓷器、铁器、金银珠宝。
可以说,它的历史意义和经济价值,简直是难以估量。
因为发现海域隶属于南海,于是在后来该沉船被命名为了“南海一号”,并逐步开展打捞工作。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正是这一艘珍贵古船的发现,竟然引来了英国和日本的垂涎,甚至在暗中打起了船上文物的主意。
而为了保护这批珍贵的文物,我国更是前后耗费20年,花费巨大代价,最终才将所有文物打捞上岸。
在“南海一号”发现之初,英国方面对于“南海一号”上的文物可谓是垂涎欲滴。
要知道,他们原本就是想要打捞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这艘商船上载有大量的货物。
让英国方面没有想到的是,与我国合作的时候竟然无意间发现了沉睡的“南海一号”。
而且“南海一号”的价值更是远在他们要寻找的莱茵堡号之上。
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英国提出希望与我国一起打捞“南海一号”。
但是我国的工作人员立马洞悉了英国人的内心方法,表示这是属于中国的文物,即便一起打捞,所打捞起来的文物也都要归属中国。
眼见无法从明面上分一杯羹,这家英国公司居然还暗地里企图把一些已经打捞上岸的文物给偷偷带走,所幸被我国工作人员及时制止。
眼见无法占到一丝便宜,英国方面只能悻悻离开,然而在我国南海发现珍贵沉船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
得到消息的日本就像是闻到了,也屁颠屁颠的前来,表示想与我国合作,共同打捞“南海一号”。
仗着自己拥有打捞技术,日本方面也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就是打捞上来的文物要和他们分享,面对日本的狼子野心,我方果断拒绝,中华瑰宝岂能流失到日本人的手里。
然而,以当时我国的打捞技术,还不足以支撑起“南海一号”的整个打捞过程。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这些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文物,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在综合考量之后,为了尽可能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我国决定暂停“南海一号”的相关打捞工作,等到技术成熟时再重新启动。
经过14年的技术沉淀和准备工作,我国终于在 2001 年正式重启“南海一号”的打捞工作。
期间还得到了香港爱国商人陈来发,发动民间募捐筹得 120 万港币,为后续勘探注入关键资金。
经过仔细研判和反复模拟,我国决定对“南海一号”进行整体打捞,然而要想获得更好的结果,就势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为此我方特地定制重达530吨的巨型钢制沉井,还专门设计了大型起重船“华天龙”号。
但是整个打捞过程依旧困难重重,一方面经过岁月的腐蚀,此时的沉船早已是脆弱不堪,任何轻微的碰撞都有可能导致其分崩离析。
另一方面整体打捞对于精度的要求十分之高,沉井底部预设的36根钢梁必须要能够精确穿过沉船底部,对沉船形成支撑。
这如同外科手术般的操作难度给打捞工作带来了巨大考验,但是为了能让尘封海底的国宝重见天日,打捞工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2007年12月21日,在经过反复试验和调试后,“南海一号”险之又险得被打捞出水。
经过考古人员多年的清理,“南海一号”出土了超过18万件文物。
毫不夸张的说,这艘船装满了一个时代的精华,历史价值无法估量。
可以说“南海一号”极大程度向我们还原了,宋朝期间人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原貌。
人们得以窥见古代中国高超的制造技艺与精美绝伦的产品。
同时展现出了当时沿海地区贸易产业的发达程度,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再添了许多可靠印证。
对于研究古代瓷器、航运、贸易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
如今的“南海一号”静静躺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之内,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
所有看到藏品的人们无一不发出连连赞叹。
还有很多类似于“南海一号”的珍贵文物,它们都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更好的去继承和保护,更好地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用科技“打捞”历史——从我国南海水下一千五百米发现古代沉船说起.新华网.2023-05-26
“南海Ⅰ号”出土18万件文物.科技日报.2019-08-07
来源:全民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