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活动现场,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桃花,还能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胡辣汤制作技艺展演、书画交流笔会、民间艺术专场展演等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西华的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
西华县第二十一届桃花赏游消费季开幕式启动。李时珍 摄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时珍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3月25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西华县第二十一届桃花赏游消费季系列活动如约开幕。
来自各地的游客纷纷赶来,沉浸在万亩桃花的绚丽景色中,感受春天的气息。
春天,是赏花的季节。而春天里的西华,两万亩生态桃林,沿着沙颍河两岸竞相绽放,满城芬芳,充满了桃花情韵的诗意和浪漫。
在活动现场,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桃花,还能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胡辣汤制作技艺展演、书画交流笔会、民间艺术专场展演等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西华的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
游客在桃林深处打卡拍照。李时珍 摄
在桃花源生态风景区,游客们漫游在桃林深处,“桃”醉在春风里,享受着春日的暖阳和花朵的芬芳。他们在桃林中打卡拍照,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与此同时,此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非遗产品展销区和特色农产品展销区,组织当地网红进行直播带货,向游客展示西华的特色农产品和文创产品,真正实现了“赏游购”一体化的消费体验。
据了解,今年的桃花赏游消费季系列活动,从3月25日开始至31日结束。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游客们白天可以尽情地赏花游玩;夜幕降临时,打铁花、火壶表演等传统民俗活动将带来别样的视觉盛宴。
“本届桃花赏游消费季活动,将秉持着‘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理念,以‘赏桃源美景·品美食文化·购乡村特产’为主题,让游客真正体验到赏一片桃源美景、住一晚桃源民宿、品一桌农家饭菜,结一段桃花之缘、留一段闲暇时光的乐趣。”西华县委副书记、县长马昭才在开幕式上介绍。
春天里的西华,桃花竞相开放。张昆鹏 摄
桃源美景吸引的是游客,拉动的是经济,链起的是产业。近年来,西华县以持续深化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为抓手,抢抓周口市打造沙颍河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战略机遇,在继续做大“赏花经济”的同时,深挖桃文化,深耕桃产业,做足桃文章,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全产业链条,完成了从早先种桃、卖桃到赏花、卖景,再到住桃家院、看桃缘戏、喝桃饮料、用桃制品等一二三产业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目前,西华县依托黄桥乡万亩桃园,打造的颍河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桃种植面积近2万亩,涵盖黄桃、油桃、蟠桃等79个品种,是全省最大的鲜桃种植园区,黄桥蜜桃被评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产品,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万多元,“万亩桃园”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
依托“万亩桃园”品牌,西华县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出桃花饼、桃花酒、桃果汁、桃罐头、风干桃片等产品,发展“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文创”等新业态,探索花果加工、采摘观光融合发展模式。
如今,桃花赏游消费季,不仅是游客亲近自然、拥抱美景的旅游盛宴,更是一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展示西华魅力的重要窗口。据不完全统计,过往的桃花赏游消费季,累计吸引游客数百万人次,带动相关消费达数亿元之多。桃花已然成为西华县一张熠熠生辉的城市名片。
“通过以花为媒,以节会友,西华县成功打造了生态旅游品牌,推动了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为农民增收和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马昭才表示。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