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呼吸道传染病秋冬高发季,如何降低老年人感染风险?

360影视 2024-12-02 12:09 4

摘要: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健康提示,随着天气逐渐转冷,病毒在外界的存活时间延长,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增加。因此,这类疾病已被列入需要特别关注的疾病名单中。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健康提示,随着天气逐渐转冷,病毒在外界的存活时间延长,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增加。因此,这类疾病已被列入需要特别关注的疾病名单中。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经指出,预计到2035年左右,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实现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关键,也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的流行共同导致了呼吸系统感染的高发。由于老年人的抵抗力普遍下降,他们感染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且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这不仅加重了他们的疾病负担,也成为了临床管理工作的重点。

老年人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风险较高

呼吸道感染主要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这些感染通常由病毒、细菌以及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引起。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等,而常见的细菌则有肺炎链球菌等。至于非典型病原体,例如肺炎支原体等。

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以病毒感染为主,大多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流感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且多数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因此感染后病情往往更为严重。据全国流感监测和死因监测数据表明,全国平均每年有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其中60岁以上老人的流感相关超额死亡数占全人群的80%,其超额死亡率显著高于60岁以下人群。

暨南大学疫苗产业研究院/疾病预防控制研究院院长梁晓峰

老年人患呼吸道疾病感染的风险比年轻人更高。暨南大学疫苗产业研究院、疾病预防控制研究院院长梁晓峰教授表示,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疾病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呼吸道防御能力和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另一方面,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这些基础疾病的存在会进一步削弱老年人的免疫功能。

此外,如果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未能及时得到控制,可能会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加重、喘息、胸痛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从而增加治疗难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二级教授陈荣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二级教授陈荣昌指出,与年轻人不同,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呼吸道感染后往往不会出现典型的症状,而是表现为其他症状。首先,许多老年人可能以跌倒作为呼吸道感染的首要表现,因为老年人本身较为衰弱,呼吸道感染后其健康状况会进一步恶化,稳定性下降。此外,还可能出现消化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如食欲减退、嗜睡等,这些都可能是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后还可能出现基础疾病加重的情况,例如慢阻肺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喘憋加重;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能会表现为哮喘急性发作;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导致心衰症状加重;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控制不理想等问题。”陈荣昌说道。

除了流感,老年人还应警惕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这一传染性疾病。陈荣昌进一步指出,由于RSV在国内并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其认知度相对较低。然而,实际上,RSV是我国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毒之一,尤其在婴幼儿和老年人中较为普遍。“老年人一旦感染RSV,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健康风险。据相关数据,全球每年大约有33.6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因RSV感染而需住院治疗,其中约1.4万例不幸去世。”

此外,RSV的传染性和疾病负担与流感相当。RSV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至2天就具有传染性,且这种传染性通常会持续3至8天。对于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老年人来说,即便临床症状已经消失,其传染期可能长达4周。相关研究表明,与流感病毒相比,RSV感染与肺炎风险增加、基础疾病恶化等后果相关联,并且RSV感染患者的住院率、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流感患者。

纠偏认知误区,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种率

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老年人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抵御疾病的侵袭,确保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呢?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减弱,且常伴有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带状疱疹)的风险随之增加,其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然而,接种疫苗对老年人的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梁晓峰指出,“疫苗接种能显著降低老年人感染风险,预防重症和死亡。大数据分析显示,疫苗接种的整体效果是积极的。”

当前,从临床调查数据来看,中国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并不理想。陈荣昌教授讲到,“在美国,有65%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了疫苗,这与中国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医务人员,对疫苗接种的重视程度普遍低于发达国家。”

因此,提升老年人对疫苗接种的意识至关重要。目前,老年人对疫苗接种存在一些误区,例如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曾经感染过流感或肺炎,就无需再次接种疫苗;或者认为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开始时接种疫苗为时已晚。

梁晓峰强调:“老年人在接种疫苗前应进行充分咨询。通常情况下,在高发季节前1至2个月接种疫苗最为适宜,例如流感疫苗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即便错过了最佳接种时间,仍建议及时接种,因为疫苗能够提供针对性的保护。而且,流感疫苗建议每年接种一次,因为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且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效力仅持续6至8个月。”

积极的科学普及工作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梁晓峰进一步解释称,老年人对疫苗的了解不足,特别是在他们那个年龄段,受教育机会较少,导致他们对疫苗的认知不够。此外,疫苗效果并非完美,有些疫苗保护时长较短,例如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这可能会给公众留下疫苗效果不佳的印象。因此,必须加强科学普及,以提高老年人对疫苗的认知,进而提升接种率。

此外,疫苗接种服务可以主动进入社区,以提高老年人的接种率。“可以尝试建立一些面向老年人的小型门诊。广东等地已经开始进行这样的试点。但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老年人不因病就诊,他们可能不愿意去接种疫苗。目前,社区接种还面临人员资质、留观条件以及场所不足等挑战,这使得有效实施变得困难,形成了一个矛盾。”梁晓峰谈到。

对于老年人而言,疫苗接种还必须考虑安全性。梁晓峰认为,确保安全性需要做好三件事:首先,严格掌握禁忌症,如有疫苗成分过敏史或曾对同类疫苗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个体,不应接种疫苗。其次,科学掌握适应症,对于处于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或疾病急性期的患者,建议暂缓接种。最后,为了确保安全和免疫接种的有效性,必须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执行。

当下,疫苗接种是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策略。除此之外,科学合理的饮食、运动等同样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这同样不可或缺。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