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乡之路 之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5 23:42 2

摘要:所以,除了每年的春节之外,每年放暑假的时候,父亲也把我送回老家,我在老家住一个多月再来接我回来。

我的父母是工人,除了春节,公共假期,几乎没有多少额外的假期。

所以,除了每年的春节之外,每年放暑假的时候,父亲也把我送回老家,我在老家住一个多月再来接我回来。

暑假的回乡之路,有两次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一次是1991年,淮河发洪水,老家的小镇是灾区,父亲担忧老家的情况,带我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当时,在我所待的城市,没有被洪灾影响,我对洪水没有什么概念,就是新闻联播上看到了一些报道,以及父亲跟我说的通过跟老家通电话了解的信息。

当我和父亲坐上客车出发,开始一切顺利,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当我们来到中转的城市,遇到了困难,客运站已经没有发往我们想去的地方的车次了,因为洪水停运了!

经人指点,我们立马去了另一个小客运站,赶上了去往我们目的地的客车。

当我们好不容易坐上客车,长舒一口气,才知道,这趟车也是最后一趟了,后面的车次取消了!

所以这趟末班车,挤满了人。车子慢慢的开,我看到路边田野里漂在水里的西瓜。

根据记忆,AI生成

我当时还小,但是这路边水里飘荡的西瓜,我印象清晰。

搭着这趟客车,我们离老家越来越近,到了目的地之后,我们还要再转一次三轮车。

往常,这一趟三轮车,大概是20公里的路程,现在开车最多只要半小时,那时候大概是需要一个半小时。

但是这一次,当我们坐着三轮车,颠吧颠吧的到了中间的一个镇的时候,司机说:下车吧,没办法往前开了,前面是汪洋一片了!

奔波了快一天了,这时候天色已晚,父亲也暂时没有办法。

这个小镇,准确说是一个乡,并没有多少人家,只有一个饭店一个旅店。父亲就带我先来这落下了脚。

这家店里,我们吃的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只有一个老师傅,父亲就跟老师傅聊,说我们是哪来的,要往哪里去,还打听洪水的情况,以及怎么能穿过这片汪洋?

好像是可以坐小船穿过去,就下图这种盆,但是穿过去是什么样,要穿多久都是未知,父亲可能也不敢带我过去。

正在父亲一筹莫展的时候,饭店的隔壁传来一个声音:你认不认识某某(我父亲的名字)?

根据记忆,AI生成

就是这么巧,隔壁居然是父亲中学同学家。

老房子隔音效果不好,他听到父亲说我们是哪里来的,就大声问了一声!

这么个机缘巧合下的相遇,就这么顺理成章的正好解决了父亲的难题。父亲第二天一大早坐船穿过汪洋去探路,把我留给了这个十几年未见得的老同学。

我对这段记忆有的部分是一个个画面,有一个画面是我拿着一个装着鸡腿的碗,那是这家人给我做了鸡腿。那个年代,没有什么专门卖鸡腿的,是给我杀了一只家里的老母鸡。

还有一个画面,我在这家人的院子里穿来穿去的玩。

又过了一天,我的父亲回来接我了。

我也坐了这样的盆,穿过了这片汪洋。这一天,水比上一日退去了一些,这些汪洋之处就是原来的田野。这里不是水乡,并没有湖泊池塘。

穿过这片汪洋,看到了马路,看到了车,继续前行,终于到了老家。

第二个印象深的暑假返乡之路是我初一的时候,第一次,我一个人回老家。

小时候,回老家得转两次车,一般需要一整天的时间,甚至有时候还需要一天半的时间(有一次,第一段路程的客车半路坏了,一路冒烟的,历经波折的,平时五六小时的路开了一天才到,只能在半路睡一觉,第二天继续赶后面的路程。)

后来,开始有私人运营的车了。在这之前,客车都是从汽车站到汽车站的集体运营的,一般只有城市到城市,最多县城到县城的班次。私人进入运营之后,老家有了去省城的车次,所以,等到我初中的时候,只需要到省会城市转一次车就可以了。

但是,城市之前的车在大汽车站,去小地方的车在另一个小汽车站,我所需要面临的困难,就是从我下车的大汽车站一个人坐公交,去往发车去老家小镇的小汽车站。

小车总是坐的满满的,半路上只要有人招手就会停车,车顶也总是装的满满的,包括公鸡。

夏天的时候,如果是返程的车上,过道里都是一筐筐的黄鳝。从乡间抓得野黄鳝拉到省会城市卖的。

根据记忆画面,AI生成

当我成功一个人,跨越几百公里,回到老家时,我还是挺自豪的,觉得自己长大了,真是了不起呢!

这就是我印象比较深的两次暑假返乡路上的故事。

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到了特大淮河洪水,老家的灾情不算特别严重,在人的安全可以保障的前提下,父亲回家看了安心,我也看到了很多。

第二次,我已经不记得这次一个人的返乡之路是父亲提议的还是我主动要求的了,至少我没反对。小时候的我,方向感不错,胆子也大。

…待续……

来源:甘草闲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