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桡动脉桥衰败,尼可地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或优于地尔硫䓬!上海瑞金医院赵强等Circulation子刊研究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5 23:56 3

摘要:对于以桡动脉作为桥血管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的最佳解痉治疗,目前仍有争议。临床上最常用的是钙拮抗剂(如地尔硫䓬),硝酸酯类和尼可地尔也可以使用。

对于以桡动脉作为桥血管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的最佳解痉治疗,目前仍有争议。临床上最常用的是钙拮抗剂(如地尔硫䓬),硝酸酯类和尼可地尔也可以使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强团队发表在Circulation心血管介入治疗子刊上的一项单中心、随机、开放标签、平行分组预试验(pilot trial)提示,与地尔硫䓬相比,CABG术后使用尼可地尔或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时,桡动脉桥的衰败率较低。

述评指出,许多技术与改善桡动脉桥的通畅率有关,该研究为CABG术后持续追求桥血管的最佳长期通畅率增加了新的见解,有助于重新激发人们对进一步改善桡动脉桥长期通畅率的兴趣,特别是通过优化CABG术后的药物治疗方案。

在该研究中,150例接受CABG的患者(平均年龄56.8岁,13.4%为女性)按照1:1:1的比例随机接受口服尼可地尔(每日15 mg)、单硝酸异山梨酯(每日50 mg)或地尔硫䓬(每日180 mg)治疗,为期24周。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CABG术后1周和24周时通过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CTA)评估的桡动脉桥衰败(改良Fitzgibbon分级B、S、O级)。次要终点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心肌梗死、中风、再次血运重建)和心绞痛复发。

安全性终点包括低血压、停用肾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严重不良事件和其他不良事件。

149例患者至少接受了一次CCTA评估,包括尼可地尔组50例患者64条桡动脉桥、单硝酸异山梨酯组50例患者57条桡动脉桥、地尔硫䓬组49例患者56条桡动脉桥。

CABG术后1周和24周时,所有患者中桡动脉桥衰败率分别为20.8%(36/173)和18.6%(32/172)。

CABG术后1周时,尼可地尔组(19.4%)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组(18.2%)的桡动脉桥衰败率均低于地尔硫䓬组(25.0%),尼可地尔组略低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

术后24周时,尼可地尔组(16.1%)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组(12.5%)的桡动脉桥衰败率依然均低于地尔硫䓬组(27.8%),尼可地尔组略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

24周的随访期间,6例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每组各2例。尼可地尔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地尔硫䓬组分别有1例(2.0%)、3例(6.0%)、3例(6.0%)患者报告心绞痛复发。

术后1周时,尼可地尔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和地尔硫䓬组的桡动脉桥闭塞率分别为4.8%(3/62)、1.8%(1/55)和8.9(5/56);术后24周时三组的桡动脉桥闭塞率分别为9.7%(6/62)、10.7%(6/56)和16.7%(9/54)。

在术后1周时36条衰败的桥血管(改良Fitzgibbon分级B、S、O级)中,15条(41.7%)在术后24周时恢复为A级。尼可地尔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和地尔硫䓬组的“线样征”逆转率分别为58.3%、40.0%和28.6%。

尼可地尔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和地尔硫䓬组分别有11例(22%)、10例(20%)和16例(32.6%)患者至少发生1次低血压,分别有23例(46.0%)、18例(36.0%)和26例(53.1%)患者停用RAAS抑制剂,分别有2例、3例、3例患者发生除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外的严重不良事件。

在该研究中,所有的患者均接受非体外循环CABG,其中90.6%接受完全血运重建。所有桡动脉桥血管均采用带蒂的开放非创伤性技术获取,大多数均有主动脉流入源。手术死亡率为0。

根据改良Fitzgibbon分级,CABG桥血管状态分为A、B、S、O四级,其中A级为桥血管通畅或狭窄

来源:

[1]Effects of Nicorandil, Isosorbide Mononitrate, or Diltiazem on Radial Artery Grafts After CABG: The Randomized ASRAB-Pilot Trial.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4 March 2025

[2]Antispasmodic Medications to Optimize Long-Term Radial Artery Graft Patency in CABG.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4 March 2025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