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文学生态的窘境与破局,以珠三角部分镇街文学的崛起为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6 05:01 4

摘要:相关数据显示,某些地级市作协每年收到的高质量投稿不足百篇,文学活动参与人数年均下降 ,而桥头镇和顺德容桂街道投稿量连年递增。这两个镇街在创作、推广、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表现出色,部分地级市却在文学发展之路上停滞不前,其文学综合影响力甚至不及这两个镇街。

在当下的文学版图中,东莞桥头镇与顺德容桂街道在文学领域成绩卓然,这与省内小部分地级市形成了强烈反差。

相关数据显示,某些地级市作协每年收到的高质量投稿不足百篇,文学活动参与人数年均下降 ,而桥头镇和顺德容桂街道投稿量连年递增。这两个镇街在创作、推广、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表现出色,部分地级市却在文学发展之路上停滞不前,其文学综合影响力甚至不及这两个镇街。


桥头镇在文学创作题材上既特色鲜明又多元发展。在小小说领域,中国·东莞(桥头)小小说创作基地与《小小说选刊》、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共同主办的“扬辉小小说奖”,成为桥头镇小小说走向全国的金字招牌,吸引各地小小说作家齐聚,有力推动了小小说创作的兴盛。此外,桥头镇文广中心主办的内刊《荷风》同样功不可没。《荷风》以打造桥头•中国小小说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公民文化素养与文化软实力,培育小小说领军人物,推出优秀文艺精品,增强桥头镇文化竞争力和辐射力为办刊目的 ,立足桥头,面向全国,不薄名家,力推新人,注重精神书写与灵魂阅读,保持文学的纯洁性和高雅性。自办刊以来,《荷风》上刊登的作品中,每年都有不少被转载到省级以上刊物,部分作品甚至被国家级刊物选载。《荷风》还于2016年荣获中国品牌内刊“优秀文学期刊”奖,2018年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通过举办《荷风》改稿会等活动,桥头镇不断提升刊物质量与作者创作水平,为小小说发展添砖加瓦。


桥头镇的诗歌创作同样根基深厚、活力满满。一年一度的荷花文学奖,涵盖诗歌、报告文学等多个门类,为文学创作者搭建了良好的展示舞台。桥头镇还积极开展诗歌进校园、古诗词文学志愿服务培训等活动,激发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诗歌创作热情,培育出大批诗歌人才,让诗歌创作在当地蓬勃发展。在报告文学方面,作家深挖本土素材,聚焦桥头镇的发展变迁、人物故事,创作出诸多反映时代风貌与地方特色的佳作,丰富了桥头镇的文学宝库,也为外界了解桥头镇提供了独特文学视角。


顺德容桂街道则凭借当地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以工业文学为突破口,在文学领域独树一帜。自2014年起,容桂街道积极联合上级文学社团、上级文联及街道内相关单位、企业等,共同面向全国举办“顺德杯”中国工业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大赛 ;2017年,又联合相关文学机构举办首届“草明工业文学奖”。这一系列活动在工业文学领域影响广泛而深远。容桂街道的工业文学创作紧扣时代脉搏,描绘工业发展的壮阔画卷,刻画众多奋斗在工业一线的人物形象,为中国工业文学发展贡献重要力量。除工业文学外,容桂街道还大力推动其他文学体裁发展。鼓励并支持当地丰富多样的文学社团组织开展散文创作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吸引众多文学爱好者参与,营造出浓厚文学氛围。在儿童文学领域,容桂街道也有所建树,创作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为儿童文学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作为《佛山文艺》杂志专刊的《佛山文艺•顺德文艺》,在顺德文学发展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其聚焦顺德本土文学创作,积极展示工业文学等各类题材作品,助力顺德文学创作者走向更广阔舞台,而作为顺德文学旗帜之一的容桂文学无疑是最大受益者。如2022 - 2023年,顺德工业文学在国家级、省级奖项上屡获佳绩,《佛山文艺•顺德文艺》对此进行深入报道与作品展示,在宣传顺德文学成果、推动文学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顺德(容桂)文学发展的重要展示窗口与交流平台。


反观省内某些地级市,虽然占尽天时地利,但在文学创作题材上缺乏明确方向与特色。创作题材虽广泛,却常流于表面,未能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产业特色等资源以形成独特创作方向。比如一些地级市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却未围绕这些资源创作出有影响力的历史小说、文化散文;一些地级市工业发达,却未能像容桂街道那样,将工业文化转化为文学创作素材,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文学。与桥头镇和容桂街道相比,这些地级市的文学创作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在全国文学界引起关注。


在文学推广方面,东莞桥头镇和顺德容桂街道同样积极作为,成果显著。桥头镇通过举办各类文学活动,如小小说创作研讨会、诗歌朗诵会、报告文学创作分享会等,吸引众多作家、学者和文学爱好者参与,既提升当地文学知名度,又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同时,桥头镇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文学作品赏析、作家访谈等内容,扩大文学作品传播范围。顺德容桂街道联合上级文学社团、文联举办文学赛事,吸引全国众多媒体关注,提升容桂文学影响力。容桂街道还注重文学与旅游融合,在容桂渔人码头等景点设置文学展示区,展示本地作家作品,让游客在欣赏美景时感受文学魅力。


相比之下,某些地级市在文学推广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常住人口高达几百万的城市,却没有一家影响力的文学类纸刊,甚至连一家文学内刊也没有,也未打造知名微刊,导致本地作家作品缺乏展示传播渠道,也无法吸引到外市优秀作品前来交流。即便偶尔有文学活动,往往规模小、影响力有限,缺乏创新与吸引力,而且来来去去就那十几二十几个人参与,难以吸引外界目光。这些地级市在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文学方面也较为滞后,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致使地方文学作品传播范围狭窄,文学影响力难以提升。


在文学人才培养上,桥头镇出台《桥头镇文学艺术“金荷奖”奖励办法(2024 - 2029年)》,对文学艺术创作予以奖励,激发当地作家创作热情,提高作品质量,促进作家群体成长发展。此外,桥头镇通过举办文学培训班、邀请知名作家讲座等方式,为文学爱好者提供学习提升机会,培育出一批有潜力的文学新人。顺德容桂街道联合上级文学社团、文联举办各种文学活动、设立奖项,为作家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与发展机会。同时,容桂街道注重与高校、文学研究机构合作,建立文学创作实习基地,为文学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反观某些地级市,虽有对群众文艺作品的扶持政策,但主要针对上送参评参赛作品,扶持范围和力度相对有限,甚至扶持对象看人不看作品,且对作家的全方位培养和扶持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对作家日常创作的指导培训,创作资金支持不足或支持对象局限性强,创作环境营造欠佳……如此种种,导致作家成长缓慢,优秀人才流失。一些有潜力的作家因得不到足够支持培养,难以发挥创作潜力,最终放弃文学创作或流向文学氛围更浓厚的地区。


东莞桥头镇和顺德容桂街道的成功经验表明,地方文学社团构建有实力的领导层、明确的创作方向、积极的文学推广、扶持对象相对公平公正、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文学综合影响力的关键。

某些省内地级市若想在文学领域实现突破,提升文学综合影响力,就必须正视自身问题,借鉴东莞桥头镇和顺德容桂街道的成功经验,从重新架构合理的文学社团领导层、挖掘本土特色资源、打造文学品牌、加强文学推广、推动扶持对象公平公正、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发力,推动文学事业发展。唯有如此,地级市才能在文学发展道路上迎头赶上,在全省乃至全国文学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让文学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助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来源:中山文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