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庐生活艺术专栏:《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青铜器巡礼》下篇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6 06:49 4

摘要:从事古代艺术品收藏、研究、拍摄交流的平台。致力于通过各朝的礼器与文玩、深层发掘历代的宫廷文化以及文士风骨,将古今文明熔为一炉,提升我们的生活情趣,以达到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东京国立博物馆

中国青铜器欣赏下篇

隐庐艺术生活专栏

隐庐

从事古代艺术品收藏、研究、拍摄交流的平台。致力于通过各朝的礼器与文玩、深层发掘历代的宫廷文化以及文士风骨,将古今文明熔为一炉,提升我们的生活情趣,以达到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东京国立博物馆位于东京台东区上野公园北端,内有本馆、东洋馆、表庆馆及法隆寺宝物馆4个展馆共43个展厅,陈列面积1.4万余平方米,约有11万件收藏品,其中国宝87件,重要文物634件,以及一些受委托保管的文物。

“东洋馆”是1968年开放的新馆,设10个陈列室,分综合陈列、埃及艺术、西亚、东南亚艺术、中国艺术、朝鲜艺术和西域艺术等部门,展出日本以外的东方各国各地区的艺术品和考古遗物。

其中,主要展出的是中国艺术品,占5个陈列室,展品有史前的石器和彩陶,商周的青铜器,汉代的陶器和画像石,魏晋南北朝的佛像,唐代的金银器和三彩,宋、 元、 明、清的瓷器和书画等,有些文物已被列为“国宝”、“重要文化财”级文物。

中国青铜器

此处主要介绍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1000年左右的青铜器。

中国的青铜器作为盛酒或食物的容器而发展成熟。其用途非日常餐饮之用,而主要是作为祭神和祖先供奉饮食的容器而制。这一点是继承了作为祭祀用具而发展成熟的陶器的传统。但从青铜器表面装饰的神兽,或是寓意神兽的纹饰来看又是陶器所没有的特征。这些纹饰表现在公元前六世纪逐渐消失,青铜器的用途也从祭器逐渐转型成奢侈的生活用品。从青铜器的形状、纹饰等的变化中可了解古代中国人的信仰和思想的转变。

东洋馆里的金属文物种类很多,以武器为例,比如商代的铜钺、铜矛,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戈,比如中国云南省、四川省出土的战国前汉时期的铜柄铁剑,中国陕西省兴平县出土的镀金银铜刀,等等。至于典型的礼乐、祭祀用青铜器,不论是工艺精湛的簋、爵、铎,还是带有铭文的大尊、大鼎,东洋馆二层内均有一定数量的陈列。

东汉带座摇钱树

最早的摇钱树年代是东汉早期,数量稀少,集中在成都平原地区;东汉中期和晚期该器物迅速流行,覆盖的四川、重庆以及周边地区;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摇钱树数量锐减;西晋时彻底消失。

摇钱树在结构上分两部分:陶制或者石雕的基座(摇钱树座)和插于树座的青铜树。树的部分又可分两部分:树干和枝叶。早期树干多为实心,但大多数发现的摇钱树树干为空心,横截面为椭圆形,布波浪纹。一般树干长1.5-2.0米,分4-6节。每节都有四个插槽,供插嵌枝片之用。枝片装饰图案多种,主要的有:凤、西王母、龙、羽人、猴、射弋等等。

这株摇钱树顶端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树冠分为4层,每层四片叶子,枝端各有一只造型生动,振翅欲飞的凤鸟,并饰有传说中的神兽、枝下则悬挂串串铜钱,装饰奇花异草。

来源:乐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