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说法表示杜特尔特在被捕前本来是在香港旅行,以及对支持者发表演讲为中期选举拉票;他在得知自己被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之后曾经向中国提出了“庇护请求”,但没有被批准。
近日,菲律宾突然出来了“知情人士”对外宣称,杜特尔特被抓捕,和中国“有一定的关系”。
该说法表示杜特尔特在被捕前本来是在香港旅行,以及对支持者发表演讲为中期选举拉票;他在得知自己被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之后曾经向中国提出了“庇护请求”,但没有被批准。
24日,中国外交部对这件事进行回应,明确表态称:“杜特尔特先生赴香港系私人度假行程,中方从未收到所谓杜特尔特前总统及其家人向中国政府寻求庇护的申请;另外对于某些无中生有或别有用心的所谓‘知情人士透露’,希望媒体朋友们认真甄别,切勿轻信”。
中方的言论对这件事进行辟谣,也证明了所谓“拒绝杜特尔特的庇护”纯属子虚乌有,是蓄意编造的。
那么菲律宾别有用心的“知情人士”为什么要编造杜的假消息,用意很明显。
菲律宾这波所谓的“知情人士”放出的假消息,其实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操作。表面上是在讨论国际司法问题,实际上背后藏着复杂的政治博弈。
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先搞清楚几个关键点:杜特尔特去香港到底干什么?中国有没有拒绝他的庇护请求?菲律宾内部到底是谁在操控这些谣言?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假消息背后至少有三层目的。
首先,这是菲律宾国内政治斗争的一部分。杜特尔特和马科斯家族表面上合作,但暗地里早就矛盾重重。
2025年菲律宾要举行中期选举,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作为副总统,这次跟着他去香港参加政治集会,明显是在为自己派系拉票。
而现任总统马科斯3月11日突然高调宣布配合国际刑事法院逮捕杜特尔特,还特意强调“菲律宾政府没帮忙”,看起来是依法办事,实际上是想把杜特尔特塑造成“国际罪犯”。
这时候有人放风说“中国拒绝庇护杜特尔特”,既能打击杜特尔特阵营的支持率(毕竟他在任时对华友好),又能让马科斯政府显得“大义凛然”,一举两得。
其次,这背后还涉及南海问题。杜特尔特当总统时和中国关系不错,但马科斯上台后转向美国,今年初还在仁爱礁问题上和中国闹矛盾。
现在有人故意把中国扯进杜特尔特案,就是想制造“中国干涉菲律宾内政”的假象。特别是造谣说中国拒绝庇护,很容易让菲律宾老百姓误以为“中国关键时刻不帮朋友”。
这种手法很阴险,既能挑拨中菲关系,又能给马科斯政府的亲美政策找借口,还能在国际上抹黑中国“不守规矩”。
但他们故意不提一个基本事实:中国本来就不是国际刑事法院成员,依法根本不需要配合抓人,这和愿不愿意帮忙完全是两回事。
第三,这波谣言也是为了转移菲律宾国内的矛盾。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争”在菲律宾争议很大,虽然老百姓觉得治安变好了,但西方国家和菲律宾反对派一直拿“人权问题”攻击他。
现在国际刑事法院要审判他,菲律宾国内已经吵翻了天——参议院紧急调查,副总统莎拉怒骂政府“出卖主权”,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快打起来了。
这时候突然放出“中国不救杜特尔特”的假消息,既能转移老百姓对政府内斗的注意力,又能把矛盾引向“外国势力干涉”,简直是完美的甩锅手段。
更何况杜特尔特在香港演讲时说过“做好被捕准备”,这种悲情牌配上虚构的“中国拒绝”,很容易煽动民众情绪。
更深入一点看,这波谣言也是在试探中国的底线。放消息的人算准了中菲关系敏感,想看看中国会不会为了帮杜特尔特而打破“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如果中国真出手帮忙,他们马上就能炒作“中国操控菲律宾司法”;如果中国不帮,他们又能说“中国背弃盟友”。这种两头堵的套路,和以前在南海问题上挑事的手法一模一样。
但中国这次回应得很聪明,既没掺和菲律宾内斗,又直接戳破谣言,还讲清楚了香港依法办事的细节——既没影响中菲关系,又坚持了国际法的立场。
最后,这些所谓的“知情人士”到底是谁?从消息来源看,谣言最早是从菲律宾警方刑事调查组传出来的,说香港警方拒绝配合抓人,明显是想甩锅给中国。
但仔细看时间线就会发现,杜特尔特3月11日是被菲律宾政府自己逮捕的,而“在香港抓人”的说法早在他离开香港前就传开了,时间根本对不上。
更奇怪的是,菲律宾总统府一边高调抓人,一边又放任这种谣言传播,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官方默许的舆论战。如果真想抓人,杜特尔特3月7日到9日在香港公开活动时,菲律宾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外交渠道交涉,何必等他回国再动手?
总之,这场闹剧没有无辜的旁观者。编造谣言的人既要打击政敌,又要给外交政策找理由,还要转移老百姓对国内乱象的不满。
而中国这次用事实回应,反而掌握了主动权——既没掉进干涉他国内政的陷阱,又保持了和杜特尔特家族的正常往来。至于菲律宾老百姓会不会被带偏,关键要看马科斯政府怎么处理杜特尔特案。
如果审判变成政治表演,国际刑事法院的证据又站不住脚(连澳大利亚媒体都说证人难找),那这波谣言反而会反噬造谣者,让更多人看清到底是谁在破坏菲律宾的主权和法治。
来源: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