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盛世藏宝,乱世藏金,步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社会迎来迅速发展,古玩市场呈现一片火热,加上诸多鉴宝节目的播出,各种古董文物纷纷浮出水面。
信息源:1,《乾隆御笔被17万卖后拍出8736万 原主人起诉鉴宝师》法制晚报 2,《文物鉴定是法外之地?》专题报道之一 民主与法制周刊
文丨浮世清欢
编辑丨浮世清欢
俗话说盛世藏宝,乱世藏金,步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社会迎来迅速发展,古玩市场呈现一片火热,加上诸多鉴宝节目的播出,各种古董文物纷纷浮出水面。
然而古玩市场的水可不是一般的深,2009年一鉴宝专家刘岩动用17万现金设局,从鉴宝者手中骗走乾隆真迹,转手就卖了8700万,恼羞成怒的鉴宝者直接将专家告上法庭。
那么这场骗局的最终判决究竟怎样?专家又是怎样设局来骗宝的呢?
误入陷阱
近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珍贵文物散落在民间。《华豫之门》等寻宝鉴定电视节目应运而生,旨在帮助民众确认家藏宝物的真实价值和历史渊源。
然而,在这场寻根溯源的热潮中,却隐藏着不少骗局与陷阱,来自河南郑州的一位普通市民朱云,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10年前,他怀揣着祖辈流传下来的宝物——《嵩阳汉柏图》,这幅画作据称为乾隆皇帝亲笔画作,承载着不凡历史价值。
朱云及其家人,对这幅画作的真实身份和价值一无所知,于是抱着一丝期望参与了河南卫视的鉴宝节目《华豫之门》。在这里,他们邂逅了著名鉴宝专家刘岩。
作为业界权威人士,刘岩曾先后在多家国家级博物馆任职,并在多档鉴宝类节目中担任重要角色。朱云对这位大师颇为敬仰,对他的专业能力深信不疑。然而,正是这份信任让朱云一步步陷入了精心编排的骗局。
在鉴宝现场,刘岩对《嵩阳汉柏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起初,他表示对这幅画作的真实性抱有疑虑。随后,他在节目中暗示这是一幅仿品,但并未当场戳穿这个事实。
相反,他以个人名义邀请朱云在节目结束后单独与他详谈。出于对专家意见的信任以及对家族传世宝物的好奇心,朱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当晚,在宾馆房间里,刘岩终于向朱云揭开了谜底:《嵩阳汉柏图》实际上是一幅现代仿作!面对如此惊人的消息,朱云感到无法接受。
原来,所谓的高人指点、乾隆皇帝的题诗,以及家族传说,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而这背后,恐怕还涉及到了非法拍卖行和黑市交易的不正当利益链条。
朱先生是一位古画爱好者,对于自家的一幅传世古画《嵩阳汉柏图》怀有无比的自豪和期待。多年来,他时常将这幅画悉心收藏,并暗自希望有朝一日能通过拍卖赚个大钱。
一次偶然的机会,朱先生参加了一个鉴宝节目,邀请到了一位名叫刘岩的专家,进行现场鉴定。
朱先生怀着无比的激动与期许,当刘岩仔细把玩了那幅画后,出乎意料地宣布这竟是一件赝品。虽然落款为乾隆年间所作,但经刘岩的专业判断,笔画风格与乾隆时期的真迹有所出入。
朱先生难掩失望之情,正打算就此收拾东西离开。但刘岩出人意料地叫住了他,表示这虽然是赝品,但临摹水准之高几乎令人辨别不出真伪.
但收藏界也不乏喜欢收藏此类高仿作品的人士,他还透露自己有一位好友,正是乾隆画作的狂热爱好者,或许能以更高的价格将它卖出去。
朱先生听到这番话,原本沮丧的心情登时被一缕希望所点燃,于是,在刘岩的建议下,他们很快约定了时间和地点,届时朱先生携画前往,与那位神秘买家见面洽谈交易事宜。
几天后,朱先生按时赴约,与刘岩及那名陌生买家会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买家最终愿意以12万元的价格购买这幅《嵩阳汉柏图》。
刚要就此作出决定时,刘岩突然开口劝说,认为作为传世之作,价值理应更高。在他的游说之下,买家再三思索后同意将价格抬升至17万元。
听到这一惊人的数字,朱先生几乎喜极而泣,他万万没想到,这幅被认定为赝品的家传古画最终还能卖出如此高价,当下内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事后,朱先生一路欢天喜地地返回家中,把这笔意外之财收入囊中。
谁也没料到,这一离去就是朱先生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一年后的某天,他无意中得知当年那幅被视为赝品的《嵩阳汉柏图》竟是真迹,价值连城。彼时才意识到自己轻易相信了陌生人的花言巧语,错失了一笔难以估量的巨款。
朱先生悔恨交加,对当初的决定追悔莫及。他开始反思人性的复杂与现实世界的险恶,逐渐建立了一种新的认知——在这个社会,诚信远比金钱更为宝贵。
尽管当时的选择让他损失惨重,但也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在今后的生活中必将更加谨慎行事。
17万变8700万
两年后的晚上,朱氏兄弟被电视屏幕上滚动的新闻吸引,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画面——他们家族传世的名画竟以8700万元的天价在拍卖会上售出。他们不禁怀疑这是否是一场诈骗。
心急如焚的朱氏兄弟立即试图联系之前的买家和鉴宝专家,希望能解决这一事情。然而,在面对专家的冷漠回应和买家的无动于衷后,他们意识到可能陷入了一个精心策划的诡计之中。
绝望之时,一位名叫刘岩的专家突然出现,声称愿意帮助朱氏兄弟找回失窃的字画。他从东莞赶来,指责北京的另一位刘岩是冒名顶替,乱来一通。这场“真假专家”的风波让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让朱氏兄弟陷入了更大的困惑。
在接受法院审理的过程中,朱氏兄弟意外发现这幅名画再次流拍,而这次的拍卖行不是别的,正是鉴定为赝品后以低价收购的刘岩所掌控的。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曾被刘岩所欺骗,怒不可遏之下将他告上法庭。
然而,即便有着充分的证据证明刘岩的欺诈行为,途经曲折却令朱氏兄弟再次失望,法院最终却认定这场交易是当事双方自愿的。尽管他们无法获得法律依据来制裁刘岩,但朱氏兄弟最终还是坚定了对正义的信念。
刘岩虽逃脱了法律制裁,但在众人心目中却永远留下了污点。他的欺诈行为不仅伤害了朱氏兄弟的利益,也败坏了古玩界的信誉。人们将永远记住这起“真假专家”的闹剧,警惕于诡计重重中,守护自己的信念和尊严。
近年来,各个领域频繁出现专家丑闻事件, 让公众对专家的权威性质疑。"砖家"这个词汇的出现正是对这一现象的形象描述。
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所谓的"专家", 在实际生活中不仅没有给人民群众带来帮助反而造成了严重损失。这让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性、增强辨别力以免上当受骗。
但是,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将所有专家都给否定掉,事实上有很多真正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家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在质疑的同时,也应该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去筛选甄别真伪专家,并从中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
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对待各种信息来源,尤其是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内容,不要轻易地盲从跟随,而是要时刻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用慧眼识别出真正的"专家",为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惊鸿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