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节将至,各地逐渐迎来祭扫高峰。日前,自治区殡葬协会、银川市文明办、银川市民政局共同举办了清明节地生态安葬暨社会公祭活动,引导公众树立祭扫新风尚,推动移风易俗。
清明节将至,各地逐渐迎来祭扫高峰。日前,自治区殡葬协会、银川市文明办、银川市民政局共同举办了清明节地生态安葬暨社会公祭活动,引导公众树立祭扫新风尚,推动移风易俗。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在悼念先人、缅怀英烈这样的传统节日里,以上坟烧纸、燃放鞭炮等传统形式祭奠亲人、表达哀思,本是人之常情。但街头巷尾随意烧纸后随风飘洒的纸灰和没有处理干净的祭品,一眼看去着实大煞风景;带着火种进入野外祭奠的方式,更会带来极大的火灾隐患,对社会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英灵。每年清明节前,相关部门总会提前发出文明祭扫倡议,殡仪机构还会提供免费鲜花、环保追思等服务,不厌其烦提醒的背后正是屡禁不止的祭扫陋习,年复一年强调的目的也在于推动绿色文明祭扫。比起烧纸、放炮等喧闹的祭奠方式,擦一擦墓碑、放一束鲜花等,看似无声,却更为文明,不仅同样能够告慰先人、寄托哀思,也为清明环境增添了一份温馨的绿意,更契合清明节的本意。春风化雨、日拱一卒,相信经过长期坚持,年复一年的文明祭扫倡导定能从根本上革除一些人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不当的祭扫方式,让文明祭扫成为自觉自愿的主流。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