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机巧解墒情难题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6 09:31 3

摘要:春回大地,备耕正忙。日前,在榆树市黑林镇,农用四轮车牵引轻便耙地机来回穿梭,秸秆碎屑翻飞间,黑土地逐渐露出黝黑的表层。这片1.8万公顷的耕地并不“平坦”,东部丘陵直抵榆树市最高海拔245.2米,西部平原却低至189.1米,海拔落差让耕地地形迥异:坡地怕旱、洼地

春回大地,备耕正忙。日前,在榆树市黑林镇,农用四轮车牵引轻便耙地机来回穿梭,秸秆碎屑翻飞间,黑土地逐渐露出黝黑的表层。这片1.8万公顷的耕地并不“平坦”,东部丘陵直抵榆树市最高海拔245.2米,西部平原却低至189.1米,海拔落差让耕地地形迥异:坡地怕旱、洼地惧涝,黄土与黑土交错……于是,黑林镇以“小快灵”农机替代主流大型机械,配合托管经营模式,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耕作新路径。

“冬天冻土时秸秆打包机等重型农机压不实耕地,化冻后就得换‘小蚂蚱’了!”长安村种植大户王福全的30公顷耕地在黑林镇西部,他踩着田垄上的残雪比划道,“你瞅这化冻的地,东部高处的雪水会慢慢渗过来,脚一踩陷半寸,若用大型农机,松软的土壤就会被压实,影响出苗率。”

针对东西部差异化墒情,黑林镇西部的农民实现稳产增收得益于“秸秆离田+部分还田+免耕”的技术组合,农田里秸秆残茬被清理后,免耕播种同步完成,既保墒抗旱,又防止坡地积水内涝。

“东部这片岗地不能深翻,否则黄土翻上来,黑土压下去,地力反而下降。在平原用深翻能增产,但在这儿就是‘翻家底’。”黑林镇副镇长李文东说。

在黑林镇很少看见大型农机,一般都是2垄或3垄的小型条耕免耕播种机,既避免解冻期土壤松软导致机械碾压板结,又能灵活适应地块起伏,减少水土流失。目前,全镇20公顷以上的440余户种植大户及家庭农场普遍采用此类机型。

在轻便农机与科学耕作的加持下,黑林镇孕育出以土地托管为主的规模化经营。万盈农业公司通过土地托管每年整合500公顷以上零散耕地。“我们统一调度小型农机分区作业,农户享受全程机械化服务。”公司负责人刘殿学介绍,统种、统管、统收不仅让丘陵地块实现集约化管理,农户种植成本还能降低一到两成。

编辑:刘素娜

初审: 陈思秀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