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 月 15 日至 27 日,“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 镇江站盛大启幕。此次展览,南京博物院顶流文物 “小粉炉” 携众多 “国宝顶流” 齐聚镇江博物馆,20 余件来自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及镇江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跨越时空,与市民亲密接触
3 月 15 日至 27 日,“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 镇江站盛大启幕。此次展览,南京博物院顶流文物 “小粉炉” 携众多 “国宝顶流” 齐聚镇江博物馆,20 余件来自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及镇江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跨越时空,与市民亲密接触。“小粉炉”成为网红明星,深受观众喜爱,给镇江博物馆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活动聚焦人民需求,将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缓解了 “预约难” 问题,让更多人能够方便地欣赏到高水平的展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小粉炉”独特的艺术魅力:南京博物院“小粉炉” 本名芙蓉石蟠螭耳盖炉,采用粉红色的芙蓉石打造,色泽温润均匀,晶莹剔透如凝脂,天然纹理宛如冰裂纹,在阳光下仿佛自带 “柔光滤镜”。其雕刻精细,腹部雕饰对称的蟠螭和铺首衔环耳,盖顶也雕饰有四条小蟠螭,威武中透着灵动,完美诠释了 “猛男审美与少女心的碰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乾隆爷的 “加持”:它是乾隆皇帝的心头好,作为清代宫廷美学的完美诠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皇家文化元素,引发了人们对古代宫廷生活和文化的好奇与向往。
“小粉瓶”精美的工艺与颜值:镇江博物馆“小粉瓶” 全名芙蓉石花鸟纹盖瓶,同样使用整块芙蓉石透雕而成,与 “小粉炉” 在材质和风格上相呼应,是清代宫廷美学的又一佳作。其造型优美,花鸟纹雕刻细腻生动,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粉色的芙蓉石也使其具有极高的颜值,吸引了观众的目光。“CP” 效应:在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 中,“小粉瓶” 与 “小粉炉” 联袂展出,组成 “CP”,这种组合方式增加了展览的趣味性和话题性,引发了观众的关注和讨论,吸引了更多人前来观赏。
社交媒体传播:在社交媒体时代,“小粉炉” 凭借其高颜值和独特魅力,成为网红打卡的对象,通过网络的传播,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和兴趣。
文创产品助力:南京博物院推出的 “小粉炉” 系列文创产品,如冰箱贴等,以其可爱的造型和精美的制作,深受观众喜爱。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纪念意义,还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文化消费品,进一步推动了 “小粉炉” 的走红。据统计,展览首日参观人数破万,文创产品销售额也达8万余元。
几点启示:
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要注重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传播,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文化传承与创新赋能,提升文化体验的质量和效果,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关注和喜爱传统文化。
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文化产品要注重品质和创意,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美的设计吸引消费者,同时要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文创产品,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加强文化品牌建设,通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要关注群众的文化需求,积极探索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有效路径,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丰富、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机构之间应加强合作与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来源:甘露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