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摩托:一部 “复古潮改” 的热血进化史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5 05:23 3

摘要:嘉陵摩托的故事,要从 1875 年说起,它起源于清政府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龙华分局,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兵工厂之一,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它承载着特殊使命,主要负责生产和修复枪支,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是当之无愧的军工先驱。

嘉陵摩托的故事,要从 1875 年说起,它起源于清政府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龙华分局,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兵工厂之一,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它承载着特殊使命,主要负责生产和修复枪支,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是当之无愧的军工先驱。

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1932 年工厂开始了艰难的辗转搬迁之路,先后迁至河南巩县、湖南株洲,最终在 1938 年落脚于重庆西北郊歌乐山下、嘉陵江畔的沙坪坝双碑,成为国民政府第 25 兵工厂。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机器昼夜轰鸣,全力生产军工产品,为抵御外敌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支持,无数枪支弹药从这里运往抗日前线,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的曙光洒遍大地,重庆解放后,这座饱经沧桑的工厂被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成为新中国的军工厂,继续在国防建设中发光发热。在之后的岁月里,它始终坚守军工品质,以严谨的工艺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为军队提供着优质装备,在军工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制造经验,精密机械加工、材料科学等技术在长期的军工生产中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这些都为其日后的转型和发展埋下了伏笔。

1978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为嘉陵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家战略重心向国民经济建设转移的大背景下,军工任务和订单大幅减少,嘉陵与众多兵工企业一样,面临着 “军转民” 的重大课题 。

1978 年 12 月,嘉陵派工作组前往南斯拉夫商谈合作事宜,然而对方提出的诸如发动机必须采用纯进口、支付高额技术转让费等苛刻条件,让合作之路受阻 。但嘉陵人没有放弃,时任党委书记的孙寿彭带队奔赴日本,先后考察了本田和雅马哈工厂,并购买了几辆本田小排量摩托车作为参考样本 。

回国后,嘉陵的技术人员们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研制工作中。在一无技术资料图纸、二无专用设备、三无原材料的艰难条件下,他们凭借着在军工领域积累的技术底蕴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开启了一场自主研发的攻坚战 。没有资料,就拆解样机,一点点测绘;没有设备,就用最原始的工具手工打磨;没有原材料,职工们甚至把自己的旧凉鞋拿来做原料 。

经过短短四个半月的日夜奋战,1979 年 9 月 15 日,第一辆 “嘉陵牌” 50 型二冲程轻便摩托车 —— 嘉陵 CJ50 组装成功,这是中国第一辆民用摩托车,它的诞生,凝聚着嘉陵人的智慧和汗水,也承载着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的希望 。

嘉陵 CJ50 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征服了市场。它造型精巧,结构简单,驾驶轻便灵活,整备质量仅 49 千克,却有着出色的载重能力,最大载重可达 70 千克 。单缸两冲程的发动机,排量 50CC,最高车速能达到 60km/h,在当时的城市道路上,它小巧的身形穿梭自如,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且,它的价格相对亲民,对于当时收入水平不高的消费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

1980 年,嘉陵 CJ50 正式投放市场,一经推出便供不应求,迅速在中国大地上刮起了 “嘉陵旋风” ,一时间,拥有一辆嘉陵 CJ50 成为了时尚和身份的象征 。当时,人们为了购买一辆嘉陵 CJ50,常常需要排队等候,甚至托关系、走后门,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嘉陵 CJ50 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便捷出行的需求,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梦想之车 。

1984 年,嘉陵引进本田技术生产的 JH70 摩托车正式投产,这款车堪称嘉陵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里程碑。它搭载了本田先进的四冲程发动机技术,与当时国内主流的二冲程摩托车相比,具有噪音小、油耗低、动力稳定、可靠性高等显著优势 。在那个追求经济实用的年代,JH70 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市场上的爆款,供不应求 。它的低油耗更是让人惊叹,百公里油耗仅 1 升左右,在油价逐渐上涨的背景下,为消费者节省了大量的燃油成本 ,因此也获得了 “省油王” 的美誉 。

除了卓越的性能,JH70 在外观设计上也别具一格。它采用了经典的跨骑式造型,线条简洁流畅,车身小巧玲珑,既适合城市道路的穿梭,又能在乡村小道上灵活行驶 。经典的红黑配色,再加上醒目的 “嘉陵 - 本田” 标志,使其充满了时尚感和品质感 ,成为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座驾 。

在 1986 - 1997 年期间,嘉陵连续 11 年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 ,成为了中国摩托车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品牌 。1997 年,嘉陵更是被授予 “中国驰名商标”,这是中国摩托车行业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企业 ,标志着嘉陵品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除了 JH70,嘉陵在与本田的合作过程中,还引进和生产了其他多款经典车型,如 JH125、JH145 等 。这些车型在技术和品质上都达到了当时国内的领先水平,进一步丰富了嘉陵的产品线,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中,JH125 以其强劲的动力和稳定的性能,成为了很多摩托车爱好者的首选;JH145 则凭借其时尚的外观和出色的操控性,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

在多重挑战的夹击下,嘉陵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品牌影响力也大不如前 。曾经引以为傲的 JH70 等经典车型,销量逐渐下滑,被市场上的新兴车型所取代 。从 1997 年连续 11 年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的辉煌,到后来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嘉陵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曾经的摩托车霸主,如今在市场的浪潮中艰难挣扎,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如何破局重生,成为了嘉陵亟待解决的问题 。

面对市场的变化,嘉陵首先在产品研发上加大了投入,不断推出新车型,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在工信部上新的目录中,多款嘉陵摩托车吸引了众多目光 。其中,嘉陵计划推出的 150 平踏板面摩托车,精准地抓住了市场痛点 。当下,市面上的 150 踏板摩托车大多为追求运动操控而设计成龙骨样式,虽操控性提升了,但却失去了踏板车实用的灵魂 。而嘉陵这款平踏板设计的摩托车,既保证了实用性,又配备了大风挡,为摩友的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 ,一经曝光便备受关注 。

还有一款令人瞩目的 SVR180 运动型弯梁车 。它的外观造型十分犀利,与传统通路弯梁车截然不同,颇具东南亚地区运动型弯梁的风格,尤其是车头灯部分,极具跑味,车身侧面类似 “鲨鱼腮” 的风口设计,更是凸显了其运动定位 。在动力方面,它搭载的 175cc 单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 12.5kW,动力水平与本田 190 系列相当 ,远超大多数 110、125、150 级别的弯梁车 。配置上,更是亮点十足,配备了在一般弯梁车中罕见的 ABS 系统、前后碟刹、中置后避震以及大尺寸液晶仪表,且仪表还具备胎压监测、手机互联等功能 ,极大地提升了骑行的安全性和科技感 ,为弯梁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极具竞争力的选择 。

嘉陵还对旗下颇受欢迎的 CoCo 系列进行了升级 ,推出超级版 CoCo 。外观上,延续了复古风格,且在设计上有所创新,前减震器行程更长,同时提供车条轮毂和铝合金轮毂、真空胎两个版本可选 ,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喜好 。做工方面更加精细,质感大幅提升 。动力上,搭载 125cc 单缸风冷电喷发动机,传承嘉陵的 SP 爆燃技术,并采用进口 NTN 曲轴轴承、DID 正时和启动链条以及高耐磨活塞等进口零件 ,保证了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

嘉陵还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与科技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智能摩托车技术,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与文创企业合作,推出具有嘉陵特色的摩托车文化周边产品,传播嘉陵摩托车文化 ;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购车金融方案,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促进产品销售 。通过一系列的合作举措,嘉陵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品牌的综合竞争力 。

嘉陵摩托还承载着人们的青春记忆 。那些年,和小伙伴们一起骑着嘉陵摩托出游的日子,充满了欢声笑语 。一起穿越山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一起追逐夕阳,享受青春的肆意 。嘉陵摩托见证了朋友们之间纯真的友谊,也见证了恋人们之间浪漫的爱情 。许多人在嘉陵摩托的后座上,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那些回忆,成为了他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

来源:旋风汽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