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4日,沧州市区花粉监测浓度为5170粒/千平方毫米,标志着当前市区春季花粉已达到高峰期。医生提醒,近期花粉过敏的患者明显增多,易过敏人群外出应佩戴口罩。
3月24日,沧州市区花粉监测浓度为5170粒/千平方毫米,标志着当前市区春季花粉已达到高峰期。医生提醒,近期花粉过敏的患者明显增多,易过敏人群外出应佩戴口罩。
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的花粉监测工作自3月1日启动,并每天将监测结果公布。3月5日、6日、7日,我市花粉监测浓度连续三天超过20粒/千平方毫米,意味着我市正式进入花粉期。
监测显示,现在空气中飘散的致敏花粉以柏树、榆树、松树、杨树、柳树花粉为主。原来,春季花粉过敏原往往不是那些美丽鲜艳、靠昆虫传播花粉的“虫媒花”,而是开花并不显眼的树木类、杂草类植物。这是靠风传播花粉的“风媒花”,比如柏树、杨树、柳树的花粉,其花粉含量高、质量较轻,可以随风飞到很远的地方。所以,很多人生活中虽然刻意远离各种鲜花,但是仍会出现花粉过敏的情况。
“春风十里不讲理,眼泪鼻涕随风起。”随着气温升高,花粉浓度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花粉过敏患者出现症状。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温博深介绍,因花粉过敏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患者基本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红、眼睛痒。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咳嗽、气喘,还有一些患者身上会出现各类过敏皮疹。
温博深提醒易过敏人群,出行时要做好花粉防护,如戴口罩、防护镜等。已确诊的花粉过敏患者,要遵照医嘱对症治疗。
来源:沧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