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 画的饼,秒哒替我实现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6 10:40 3

摘要:人们总以为是 iPhone 的出现才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一观念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后来“iPhone 时刻”都成为了一种固定术语,用以形容行业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人人都是开发者的时代已经到来。

作者|王彬

人们总以为是 iPhone 的出现才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一观念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后来“iPhone 时刻”都成为了一种固定术语,用以形容行业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但这并不准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真正来临并不是从 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发布那一刻算起的,它更确切的起点应该是 2008 年 App Store的诞生。

App Store 的价值在于极大地降低了应用开发的门槛,吸引无数开发者涌入其中,催生出一个前所未有的 App 开发热潮。后来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数不清的独角兽公司,改写了整个互联网时代。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人工智能的时代。大模型的出现让许多领域都被颠覆,应用的概念被智能体取代。更多的创业者们现在瞄准的方向不再是开发一款应用,而是做一个 AI 智能体来改变世界。

行业对智能体的判断是如此高度一致,你几乎找不到什么反对的声音。从黄仁勋到李彦宏,从 Sam Altman 到吴恩达,无论是产业界还是学界都坚定认为 AI 智能体将会是人工智能现阶段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如果将人工智能的时代与移动互联网类比,我们现在相当于已经拥有了类似于 iPhone 硬件基础的底座大模型,但仍缺少一个低门槛的应用开发工具和配套支持。

3 月 24 日,百度对外宣布国内首个“对话式”应用开发平台秒哒正式全量上线,用“无代码编程 + 多智能体协作 + 多工具调用”的技术组合,彻底颠覆传统软件开发流程。即便用户不懂代码、没有编程基础,也可以完全用自然语言来开发出一款自己的应用。

在 Manus 仍然一码难求的当下,秒哒已经全量上线。据百度透露,上线首日秒哒就吸引了超 2 万名用户使用体验,创建应用数量突破 3 万个。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 AI 智能体时代的 App Store 般的创新。

秒哒如何颠覆传统开发?

只是用文字来形容秒哒的无代码开发,可能还不够直观。当下秒哒已经全量上线,我尝试使用秒哒来构建一个《山上》的官方网站。

打开秒哒的官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简单的对话框——这可能是 AI 时代的智能体不同于过往应用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不再需要大量需要用户主动点击的菜单栏,对话就是最主要的交互手段。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对代码一窍不通,对一个官方网站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和样式也只有模糊的概念。我简单撰写了一个网站需求,发给秒哒,看看它能给出一个什么结果。

需求如下:

创建一个《山上》的官方网站。网站的名称为:山上。山上是一个新媒体机构,致力于记录影响时代的科技变革、商业故事和流行文化。Slogan 是“时间宝贵,读点有意思的”。

网站页面信息包括首页、短消息、长报道、大公司以及人物报道。首页用于展示最新文章、热门推荐以及专题栏目,用于导航。短消息是最新的科技热点,长报道是长篇深度报道文章,大公司是对科技互联网大公司的跟踪,人物报道则是讲述科技人物故事。

网站整体色调以灰色色调为主,强调色使用饱和度不高的蓝色。整体风格以简约淡雅为主。

将需求发给秒哒,秒哒会将用户的模糊需求进一步细化,包括需求中未涉及的对网站兼容性的要求、搜索功能等都提前为用户想到。

整个网站的搭建过程都不需要用户参与,自有多个智能体帮你在后台完成这些复杂的操作,策划智能体“架构师”帮助规划页面框架、程序员智能体“研发工程师”来编写应用代码,素材设计师负责应用美化,质检员智能体来负责最后的安全检查。

3 分钟不到,秒哒就搭建好一个《山上》官网的基本框架:

秒哒不仅制作了 PC 端的官网,连移动端的官网也一并搭建完成。

点击预览,你会发现这个官网除了前端的页面,还有后台管理,可以自主更新网站内容,完全就是一个成形的网站形态。

甚至连域名发布都可以一站式在秒哒上完成。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发布页面,可直接绑定域名,直接发布网站。还没有域名,购买渠道也给你列好了。

想要对网站进行修改,只需点击相应模块,在对话框中将需求告知秒哒,对选中文本进行扩写、翻译或者更换图片,都可以交给秒哒完成。

从上述整个《山上》官网的搭建过程中可以看到,秒哒和过去你能看到的面向程序员群体的低代码开发工具完全不同,秒哒搭建应用的整个过程,都不需要用户具备任何代码编程知识,只需要通过对话就能够完成开发和上线,完全以自然语言交互为核心。

这意味着,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够通过秒哒来实现应用和想法落地,比如一张简单的 H5 邀请函或者电子生日贺卡,只需要将需求发给妙哒,就能制作出一张精美的邀请函。

比如设定如下需求:

我是一个旅行博主,现在想组织大家去颐和园赏花,时间是 2025 年 3 月 24 日,早上 9:00 在颐和园东宫门集合。希望大家填写报名表单,包括姓名、手机号、性别、年龄。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秒哒很快就能根据用户需求生成一份涵盖图片、文案以及排版优化的活动信息页面,同时还集成了报名表单的信息搜集接口,当用户点击填写信息后,活动组织者就可以在后台统计报名人员名单。

你也可以利用秒哒来制作游戏,比如让它设计一个俄罗斯方块游戏,只需要说一句:帮我生成一个俄罗斯方块的网页游戏。几分钟内,秒哒就已经搭建完成一个可以正常游玩且完成了前端美化的网页游戏页面。

在预览界面点击即可游玩:

几乎毫无门槛的应用创建流程,或许是秒哒在上线首日就能吸引到超过 2 万名用户体验的原因,目前创建的应用已经超过 3 万个。

这还只是秒哒刚刚上线的就具备的能力。随着未来模型能力越来越强,秒哒迭代速度也将会加快,当秒哒可以完全依靠自然语言来完成复杂大型应用的开发时,人人都是开发者的时代已经到来。

超级个体时代来临

秒哒的核心价值很难用一句“无代码开发”就可以简单概括,它更关键的作用在于消弭了普通人面前的技术鸿沟,你只需要拥有想法,就可以付诸实践。

这意味着过去由代码和编程构建起的软件开发壁垒被完全打破。如果说 App Store 的诞生奠定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开发和分发的基础,那么秒哒就是重塑了 AI 时代的开发规则。当人人都能成为开发者,一个真正的想法即财富的时代或许已经真正到来。

当今影响世界的互联网大公司们很多都是从一个简单的想法起家的。扎克伯格在哈佛的学生宿舍里敲下 Facebook 的第一行代码时,想到的只是要做一个现在看来有些不太正确的“外貌打分”网页。但随着 Facebook 在美国高校之间病毒式的裂变传播,最终成长为一个全球性的互联网社交巨头。

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程维创办滴滴最初的起点是他深夜打不到出租车的经历,快手最开始只是一个 GIF 制作工具,小红书诞生之初的形态不过只是一个汇聚了海外购物分享 PDF 文档。

但普通人距离这些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们仍有一定差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编程或者代码知识,他们也不太懂得搜索专利技术。大多数人拥有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或者说一个点子。

大模型的诞生消除了这些技术的门槛。OpenAI 创始人 Sam Altman 已经不止一次地对外强调,大模型是对普通人的价值更大。他更知名的一句话是 AI 将会催生出一种全新的创业模式,即单人独角兽公司,一个人就可以创办出一家估值 10 亿美金估值的科技公司。

秒哒进一步打破了普通人面前的技术难题——大多数通用大模型还不具备直接根据想法创建应用的能力,过去两年涌现出来的 AI 创业者们多数也都是拥有编程技术的科技从业人员。无论是最近国内爆火的 Manus 还是估值已超 10 亿美元的 Perplexity AI,他们的创始团队都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

借助于秒哒,普通人不用再去理会这些冗长的代码知识,也不用再去思考如何调用其他智能体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只需要对话、修改、审阅,想法就能落地。

秒哒背后融合了许多技术的应用。过去的低代码开发工具更多还是面向程序员,它们输出的也是一长串有着各种符号的代码,需要一定的技术背景才能明白,而秒哒则是真正的端到端无代码生成。

用技术语言来说,秒哒的开发就是 LGUI 结合,即支持 LUI 自然语言修改开发应用的同时,也支持 GUI 可视化修改。

去年李彦宏在首次对外演示秒哒时,称秒哒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多智能体协作工具”,这话不是夸张。

仅仅是用户可以在前台感知到的智能体,就有包括策划智能体、文案智能体、设计师智能体以及程序员智能体等多个智能体,它们分别负责应用开发过程中的每个细分流程,通过协同工作,形成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覆盖从需求分析到最终交付的全流程。

而在内部的智能体协同之外,秒哒还可以实现多工具调用,来扩展其功能和应用场景。比如秒哒基于文心大模型的工具调用能力,可以规划化的调用检索、iRAG 以及第三方 API 等,完成复杂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

一个属于普通人的超级个体时代,或许真的已经到来。

Manus 要做应用,百度要做的是生态

国内的普通民众最早认识到智能体或许还是因为不久前 Manus 的爆火,但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人工智能行业就在强调智能体将会迎来爆发。比如李彦宏在去年初的百度 Create AI 开发者大会上就表示,智能体将成为未来最主流的大模型使用方式。

他在去年中的公司内部分享上解释说,智能体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门槛低,谁都能上手,但同时天花板又足够高,可以做出来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他称,智能体是现在能够看到的、唯一把生成式人工智能做成一个大生态的路径。其他的不管技术多么 Fancy 或者应用比较大,但都是点,最多是线,能够形成面,让大多数人都参与进来的,只有智能体。所以,他才要不断地对外讲智能体的作用、不断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

百度这次全量上线的秒哒,可以看作李彦宏吸引更多人参与的路径之一。但和不久前爆火的 Manus 相比,二者却仍然有很大不同。

Manus 是在大模型技术迭代基础上诞生的绝佳工程创新应用,但它更主要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完成现有的工作任务需求。比如 Manus 在视频中演示的分析多位面试者的简历、分析纽约的房产信息以及分析对比英伟达、Marvell 以及台积电的股票信息等。

秒哒更像是一个帮你实现创新应用想法的底层工具。它更像是一个 AI 应用的基础设施,而非一个完成任务需求的 AI 应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灵活创建属于自己的应用,调用不同的智能体、检索技术以及各类大模型的能力。

换句话说,Manus 要做的是应用,而百度想做的是生态。在智能体生态的大背景下,秒哒只是其中一环。

事实上,百度已经围绕智能体构建出了一条从开发到应用的完整链条。秒哒解决的是开发门槛,它能够让普通人也能成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全流程的开发工具。

它的基础是文心大模型提供的底座模型支持,包括如何将用户的自然语言理解成详细的应用需求、如何调用协同不同的智能体等等。百度云智能的千帆大模型平台则提供了模型应用的管理和开发服务,未来可帮助秒哒实现更多定制化的需求。

最终,百度搜索则可以提供智能体分发的渠道,帮助智能体来触达更广泛的人群和受众。去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就已经对外展示了包括公司智能体、角色智能体、工具智能体以及行业智能体来赋能搜索的案例。用李彦宏的话说,智能体是搜索行业的变革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百度最终要做的是生态而不只是应用。就像数十年前 App Store 的诞生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生态的繁荣一样,百度要做的,也是要通过秒哒来降低应用开发门槛,让 AI 智能体生态更加繁荣壮大。


来源:山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