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在芬太尼管控上那是下了大力气的,早在2019年,中国就把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
最近,美国参议员戴安斯跑到中国来访问,那架势,好像是带着什么重大使命似的。
实际上,他就是来干一件事——甩锅,把美国毒品泛滥的锅甩到中国头上,尤其是在芬太尼这个问题上。
美国这些年毒品问题那叫一个严重,因毒品过量死亡的人数连续多年超过10万。
就说2023年吧,因为芬太尼死亡的人数高达7万多,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个人因为吸食芬太尼丢了性命。
费城肯辛顿大街、纽约哈莱牧区到处都是举止怪异的吸毒者,官方还设立“吸毒点”,被称为“僵尸之城”。
戴安斯访华,就老调重弹,非说美国的芬太尼问题是中国造成的,想让中国替美国的毒品泛滥背锅。
可他明显是找错了对象。
中国在芬太尼管控上那是下了大力气的,早在2019年,中国就把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
近年来,中国芬太尼类物质走私案件同比下降超过70%,国内滥用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副外长接见了戴安斯,虽然具体会谈结果没公布,但从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能看出一些端倪。
记者问发言人毛宁关于戴安斯访华讨论芬太尼和美中贸易平衡问题的事,毛宁回应说中方始终认为中美双方应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各自关切。
这话虽然官方,但意思很明确,中国可不会吃美国这一套无端指责。美国驻华使馆在发布戴安斯访华消息时,刻意回避中方答复。
要是中方答应了美国要求,美方肯定早就大张旗鼓宣传了,如今这般沉默,只能说明戴安斯碰了软钉子,吃了闭门羹。
特朗普在芬太尼问题上也是动作不断。
2月份的时候,他宣布要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还称这是“遏制芬太尼源头的必要手段”,矛头直指中国。
可他这一招在中国这儿根本不管用。
此前美高管突然提到中美冲突,声称 “美国不想开战,但如果发生了战争,我们也做好了充分准备”,这番话在舆论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可在3月21日美国官宣新一代战机“F - 47”的简报会上,特朗普又改变了口风。对于外界盛传的“美国制定和中国作战计划”传闻,他表示美国不想和中国发生任何潜在战争,但如果战争真的爆发,美国完全有能力应对。
这态度转变之快,让人咋舌。
特朗普这种转变其实就是施压不成后的认怂。他心里也明白,中国可不是好惹的。在经济上,中国有自己的底气。
就拿稀土来说,中国控制着全球80%的稀土加工产能。
之前特朗普重启对华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就进行了有力回击,不仅对美农产品加征15%关税,还实施稀土出口管制,直接打击了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
而且,中国的经济规模也在不断逼近美国,2024年中国GDP已达美国的78%。
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朗普不敢把事情闹得太僵,只能改口称愿意和中国商谈关税的事情,试图缓和紧张的中美关系。
特朗普还想着在俄乌冲突上刷点存在感,搞个调停,可结果却是被普京狠狠打脸。
3月18日夜间,特朗普和普京进行了第2次电话,时长近2个小时,普京表示接受“不攻击乌克兰关键能源设施”在内的30天临时停火。
可谁能想到,普京和特朗普刚刚挂断电话,不到48小时,乌克兰军队就对俄本土战略轰炸机的机场、油料库进行了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
3月20日,俄罗斯萨拉托夫州恩格斯机场遭遇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导致10人受伤。
这个机场可不简单,它是俄军最为重要的战略轰炸机基地之一,停放了数量庞大的TU - 95MS熊式、TU - 22M3逆火,以及大名鼎鼎的TU - 160白天鹅战略轰炸机,还存放有大量的重磅FBA滑翔航弹、KH系列巡航导弹等远程打击弹药,承担着远程打击乌克兰腹地关键能源设施、关键军事目标的作战任务,给乌克兰造成了巨大损失,是乌克兰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次袭击中,至少1座机场油库被无人机击中并燃起大火,还发生了二次爆炸,不排除俄空天军战略轰炸机也有损失的可能性。
俄罗斯官方表示,这次袭击中俄军一共击落了132架各种型号的乌军无人机,可见袭击的烈度非常凶猛。
俄罗斯哪能咽下这口气,迅速给出了报复。
3月20日当天,乌克兰南部最为重要的港口城市敖德萨遭遇了大规模的空中打击,至少发生了15次剧烈的爆炸。
俄罗斯军队使用多个波次的无人机,以及空射巡航导弹,对敖德萨港口进行了猛烈打击,一个弹药库、一个港口库房被击中并燃起了熊熊大火。
除此之外,乌克兰的苏梅州、扎波罗热的乌军控制区、基洛沃格勒等城市,也遭到了俄军猛烈的打击。
特朗普想通过出卖乌克兰,让俄乌战争短时间内停止的意图,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首先,如果按照特朗普的停战方案,泽连斯基无法向国内民众交代。
特朗普的停战方案核心就是出让乌克兰的利益换取和平,包括割地、不得加入北约,以及背负着数千亿美元的债务。
任何一个乌克兰领导人,如果接受这样的停战条件,都将是乌克兰的民族罪人,所以泽连斯基必须要打下去。
其次,欧洲也不可能允许“乌克兰彻底跪在俄罗斯面前”。
美俄直接进行交易,跳开了乌克兰和欧洲,这是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所无法接受的,毕竟,在这场战争中,欧洲国家也付出了很多。
最后,普京也不想停战,至少现在不想。现在战场形势对俄军很有利,收复库尔斯克失地只是时间问题,特朗普在朝鲜、伊朗以及能源问题上都有求于俄罗斯,这让普京认为“我可以得到的更多”。
笔者预计,普京的底线是乌东4州和克里米亚,美国承认属于俄罗斯领土,如果战争继续进行下去,那么俄罗斯将会获得更多,比如哈尔科夫、敖德萨等。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搞出了个“联俄制华”的战略,以为这样就能同时对付中俄,可这战略从一开始就存在天然缺陷,注定要失败。
从外交布局上看,特朗普政府绕过乌克兰和欧盟,直接与俄罗斯进行秘密谈判,提出以“乌克兰不加入北约”换取俄方停战,还以取消对俄制裁为筹码,要求乌克兰签署稀土资源转让协议,并推动泽连斯基政府重新选举。
这种交易式外交直接牺牲了欧洲盟友利益,但就算这样,也没能真正搞定俄罗斯。
美国国防部在2025年宣布未来五年每年削减8%军费,计划将军费总额从8768亿美元降至5600亿美元,表面上是缓解财政压力,实则意图将资源集中投向亚太地区,可这也改变不了中俄关系日益紧密的现实。
在经济博弈方面,特朗普重启对华商品加征10%关税,在未遭强力反制后,迅速将部分商品税率提升至25%。
但中国的反击也很有力,对美农产品加征15%关税,实施稀土出口管制。
美国联合日韩建立半导体联盟,要求台湾地区参与技术研发,2025年美日韩外长联合声明删除“不支持台独”表述,转而强调“科技合作”,试图将台海问题转化为技术遏制工具,可这也无法阻挡中国科技的发展。
从战略困境来看,中俄经济已经深度绑定。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能源贸易占比超70%。
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量达1.07亿吨,天然气管道年输送能力增至980亿立方米。双方在北极航道开发、卫星导航系统兼容、本币结算等领域的合作已形成结构性依赖。
美俄之间也存在互信赤字,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明确表示“永不违背对华承诺”,指出美国政策具有不可持续性,特朗普任期仅剩三年,而民主党可能重新执政,这种政治周期的不确定性,使俄罗斯难以放弃与中国的长期战略协作。
而且,普京曾公开表态:“中国推行的是绝对平衡政策,而北约仍在扩张。”这种地缘认知差异导致俄罗斯将中国视为战略稳定器。
即便在美俄关系缓和期,俄方仍加速推进中俄联合巡航、联合反导演习等军事合作项目,2024年双方军事技术合作规模已达180亿美元。
特朗普团队试图复制1972年尼克松“联华制苏”的经验,但忽略了两大结构性差异。
中俄不存在意识形态对立,反而建立了“背靠背”安全协作机制;中国GDP已达美国78%(2024年数据),远超1972年中美实力对比。
这种错位导致“联俄制华”沦为单方面构想。正如卡内基学者加布耶夫指出:“俄罗斯深知疏远中国将带来致命危险,而美国只能提供短期利益”。
特朗普连俄罗斯都搞不定,更别想让实力强得多的中国来就范了。
当前中美俄三角关系已形成动态平衡,任何试图打破这种平衡的单边行动都将引发体系性反制。特朗普的这些小动作,最终只会沦为国际笑柄。
而中美关系的未来,取决于美方能否摒弃冷战思维,真正回到平等对话的轨道上来。否则,再多的施压和炒作,都只会让两国关系陷入更深的危机。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始终保持着理性和克制,展现了大国风范,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妥协退让。
“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猎枪”,中国有底气、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
来源:野生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