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区:“三良协同”,绘就丘区现代农业新图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6 10:50 2

摘要:春耕时节,行走在大安区的田间地头,智能农机穿梭作业的轰鸣声与农技专家的现场指导声交织成曲,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嫩绿的秧苗正迎着阳光生长。作为川南丘区农业现代化的探路先锋,大安区创新构建良种、良机、良技“三良协同”发展体系,在连绵起伏的丘陵间蹚出一条粮食稳产增产

春耕时节,行走在大安区的田间地头,智能农机穿梭作业的轰鸣声与农技专家的现场指导声交织成曲,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嫩绿的秧苗正迎着阳光生长。作为川南丘区农业现代化的探路先锋,大安区创新构建良种、良机、良技“三良协同”发展体系,在连绵起伏的丘陵间蹚出一条粮食稳产增产新路径,预计2025年全区大春作物播种面积将达29.59万亩,主粮种植占比提升至58.7%。

种业革命夯实“天府粮仓”根基

在牛佛镇红旗村机械化育秧工厂,采用水稻育秧高速集成设备流水线生产秧苗,每小时作业量可达2000盘,目前9000余盘水稻秧苗正茁壮成长。“今年我们主推的品种为甜香优115,不仅再生特性好,而且抗病性强,相较于以往品种亩产能增加15公斤以上。”区农业农村局技术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企业制种-基地示范-农户推广”全链条体系,已建成20余个良种示范基地,引进泰优808等高抗性品种5个,形成“财政直补+保险托底”双重保障机制,让良种覆盖率突破90%。

在牛佛镇王大山村,种粮大户胡伟忠即将领到今年的种粮补贴:“政府每亩补贴200余元,还给我们买了种业保险,现在种地心里踏实!”据统计,2025年全区将发放大春种粮补贴2500余万元,通过粮油生产项目实施,带动农户亩均增收超300元。

智慧农机破解丘陵耕作难题

针对丘区地块零散、机械化率低的痛点,大安区创新推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在新店镇农机作业服务中心,2台新购置的丘陵专用播种机正在进行调试。“这些农机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特别适合我们这里的梯田作业。”农机手王师傅边说边展示植保无人机的操控系统,1小时内即可完成45亩地的精准施药。

依托“农机换代”计划,该区建立起覆盖耕、种、防、收全环节的智能装备体系。春耕期间,8支“农机120”服务队开展巡回检修,累计保养农机具380台次。2025年将投入23万元购置丘陵智能农机具,全区农机总动力预计突破16.1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11.88%,丘陵农机化率提升至58%。

科技赋能解锁“一田多收”密码

在牛佛镇金山村的稻渔共生示范基地,农技专家正在指导“中稻+再生稻+稻田虾”立体种养模式。“通过靶向式一栽双收技术,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会再次抽穗,加上稻田养虾的收益,亩产值能突破8000元。”技术负责人指着整齐健壮的秧苗介绍,这种“水稻双膜覆盖旱育秧技术”可使秧苗存活率达到95%以上。

目前,全区已建成24个大春集中育秧点位,育秧面积421.31亩,同比增长27.68%。创新推广的5种复合种植模式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表现尤为亮眼,经测产可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2025年春季农技大培训累计开展田间课堂26场,惠及农户500余人次。

从传统耕作到智慧农业,从单一种植到复合经营,大安区正以“三良协同”的生动实践,在巴蜀丘陵间书写着新时代“天府粮仓”建设的创新答卷。随着“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深化,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现代农业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吴旺)

来源:自贡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