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威信·春之业|⑪威信:山葵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6 11:16 3

摘要: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希望与生机的象征。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节,威信县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推出“春天系列”宣传报道,以多元化的视角和全媒体的形式,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本系列报道将聚焦春天里的美景美食、春耕备耕、产业发展、民生实事以及社会热点等,带您领略春天

编者按: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希望与生机的象征。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节,威信县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推出“春天系列”宣传报道,以多元化的视角和全媒体的形式,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本系列报道将聚焦春天里的美景美食、春耕备耕、产业发展、民生实事以及社会热点等,带您领略春天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拥抱春天,感受生命的律动,传递春天的正能量,激励每一位读者在新的一年里勇敢追梦、积极前行。威信县:山葵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连日来,威信县各地山葵种植基地正式迎来花苔采收季,一株株山葵长势喜人、郁郁葱葱,到处呈现一片丰收景象。

3月13日,记者走进双河苗族彝族乡偏岩村工业园区,金葵农业(云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葵公司)生产车间,一筐筐山葵花苔正在过秤,整齐堆放,工人们正在对山葵花苔进行分拣、腌渍和粗加工生产。

金葵农业(云南)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王洪梅说:“今年花苔采收,采收单价是3.7元每公斤,采收数量是100余吨左右。现目前,已采收数量是30余吨。接下来,我们就是进行粗加工生产,后续会进行精加工,生产完成后将会销往全国各地。”

金葵公司收购的花苔除了来自本公司基地生产,还包括来自扎西、麟凤、高田等乡(镇)种植的山葵。山葵,又叫山嵛菜,具有喜阴、喜湿和喜透气、低温等生物特性,经济价值高,被誉为“绿色黄金”。而威信县的平均海拔、气温、降水量等独特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宜山葵种植。

2021年以来,威信县以打造“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基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基地”为目标,积极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国内山葵加工龙头企业金葵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金葵农业(云南)股份有限公司,在偏岩村杉木坪村民小组建立了500亩标准化山葵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领示范带动全县山葵产业发展。

“目前我们公司签订的山萮菜种植户有25户,在种植期间,我们是实行种苗合同、收购合同全部签订的。叶片、叶柄、花苔、主茎,我们都是按照质量标准,只要达到我们公司的质量要求标准,我们是全品收购的。”金葵农业(云南)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曹阜权说。

从育苗、管护、加工到销售,威信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不仅壮大了威信的产业结构,还为威信的众多种植户增添了坚定发展山葵产业的信心。

在扎西镇长地村纸房沟山葵种植基地,30余名村民正在采摘花苔,说说笑笑间,花苔便装满了篮筐。另一旁,县农特中心技术人员正指导基地负责人王宗禄如何将山葵产业发展得更好,让农户能挣更多钱。

2022年以来,该基地以“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试种20余亩山葵,常年吸纳30余人在基地务工,用工高峰时可达50余人。得益于较好的管理,第一轮收成良好,2024年,基地共交售出山葵叶片叶柄花苔主茎50多吨,获得奖补资金5万余元。今年,该基地又扩大了规模,发展到了100余亩。

威信绿清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宗禄说:“我从发展山葵产业以来,金葵公司给我们提供了种子和收购,政府给我们一定的扶持,技术人员经常到我们地里面来给我们作技术指导,公司收购我们也合作得很好,2022年我种植了20余亩,总毛收入上了32万元,我对山葵的种植还是满有信心的。”

山葵产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管护到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

麟凤镇斑鸠村三望坪村民小组山葵种植基地同样也迎来了丰收,50余亩山葵花苔正昂扬生长,20余名村民分散在基地的各个角落,她们小心将花苔摘下,放进旁边的专用篮筐里,它们将运送到已签订收购合同的金葵公司。

正在采摘花苔的麟凤镇斑鸠村中街村民小组村民张太芝已在基地务工5年,今年已有63岁的她算是基地里的“元老”,对于这份工作,她很满意:“一有活路就喊我来,打窝窝、丢肥料,什么我都做,一年我还是能赚一万七八。”

基地负责人王宗杰告诉记者,目前已经采摘了2次花苔,收益可观。今年,在麟凤镇的动员帮助下,又扩大了种植规模,示范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目前正开展打桩、拉网工作,后续随着气温回升,还将进行拉遮阴网。

“今年我们打花苔卖,两次估计打了两吨左右,收益在7000余元,卖到金葵公司,收益可观。我们今年又扩大了100亩,是一月份种的,种下去这个长势很好,现在也在拉网、搭架子,确确实实这个山萮菜种来真的有盈利,前景我们是看好的。”威信县绿荫禾园合作社负责人王宗杰说。

近年来,威信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发展思路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发展山葵产业,通过种、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统一产销年度计划、统一供种、统一物资、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质量、统一销售,分户种植,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全力打造“山葵之都”,助力乡村振兴。

威信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永文说:“为持续做好山葵产业,落实种、产、销机制,我们农特中心按照‘八统一’的机制做好山葵产业。目前,全县已种植山葵3000余亩,成立昭通市山葵协会,申报威信山萮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引进金葵公司到我县建厂。下一步,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五大实力品牌’,聚焦打造‘山葵之都’的方向,围绕产业基地仓储保鲜、加工、品牌培育,健全产业链,将山葵产业打造为富民增收的好产业、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如今,在威信县广袤的田野上,大大小小的山葵种植基地散落在威信的青山绿水间,小小的山葵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威信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