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次把刚买的鲜肉塞进冷冻室时,你可能都觉得自己做得很对。但有没有发现,解冻后的牛排变得干巴巴的,鱼片渗出血水,连速冻饺子煮出来都软塌塌的?
每次把刚买的鲜肉塞进冷冻室时,你可能都觉得自己做得很对。但有没有发现,解冻后的牛排变得干巴巴的,鱼片渗出血水,连速冻饺子煮出来都软塌塌的?
其实这不怪你——传统冰箱的冷冻室,可能才是“毁掉”食材的真凶。
实际上,冷冻技术的水比你想象中要深。普通冰箱的-18℃看似够冷,但背后藏着不少学问。咱们今天来先说清楚,冷冻保鲜到底怎么回事。
冰箱的冷冻室在忙啥?
普通冰箱冷冻室一般设定在-18℃,但你知道吗,这个温度标准用了已经快六十年了。而冷冻室保存食物的原理很简单:低温让食材细胞里的水分结成冰,暂时阻止细菌繁殖。
但问题就出在——冰是怎么结的?
想象一下冬天湖面结冰的过程:水面先结一层薄冰,然后慢慢向深处冻结。传统冰箱冷冻就像这种慢悠悠的结冰方式,让食材从外到内逐渐结冰。在这过程中会形成很多大冰晶,这些冰晶就像小刀子,把细胞壁“戳”得千疮百孔。等到解冻时,细胞里的汁液就从这些破洞流出来,肉就变得干柴,鱼片会渗血水。
相比-18℃,-40℃到底厉害在哪?
科学家早就发现,冷冻速度才是保鲜的关键。就像用高压水枪灭火比用桶泼水快得多,急速冷冻能让食材里的水分瞬间结成微小冰晶,减少对细胞的破坏。最近,TCL冰麒麟深冷冰箱就把冷冻温度“拉”到-40℃。
这样可以让冷冻室的食材快速穿越食材冰晶带,相比普通冰箱形成更细腻更小的冰晶,就像拍照时按下快门,把食物最新鲜的状态「定格」住。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40℃冷冻的牛肉解冻后汁液流失不到2%,而普通-18℃的能达到8%。这差距相当于一块200g的牛排,前者流失的肉汁只有一汤匙,后者直接流掉半碗。
同时,在不同温度冷冻下的牛肉和鸡肉,在外观上也有巨大差异。很明显,在-40℃环境下存放的食材,解冻后依然鲜红,还能保持弹性,十分接近新鲜现切的情况。
冻住了为啥还要搞双系统?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冷冻技术好就够了,为什么还要搞双系统?这就要说到冰箱界的「串味玄学」了。
传统单系统冰箱像集体宿舍,冷藏室的剩菜味和冷冻室的鱼腥味在同一个风道里乱窜。我在朋友家就经历过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生日——腊八蒜味生日蛋糕!
像TCL冰麒麟深冷冰箱这样,现在不少冰箱都开始用双系统设计。双系统相当于给冷藏和冷冻各配了独立空调,气味不会乱串。此外,TCL冰麒麟深冷冰箱在上下部分均配备了独立的蒸发器,并在冷藏、冷冻、变温三个区域设置了独立的循环风道。这种双系统三循环的设计,有效隔离了冰箱内的不同区域,进一步避免了异味的相互干扰。
用过的朋友说最明显的体验是:冷藏室里的西瓜再也不会带着冷冻咸鱼的海腥味,妈妈腌的泡菜也不会让冰淇淋沾上辣椒味。
再加上冷藏区用多点离子杀菌净味,杀菌率99.99%、除味率99.8%;冷冻区靠T-Fresh冷抑菌吸附异味。“双系统”加上“双净味”,组成“真”双系统,瞬间锁鲜的同时,更不会被异味破坏食材原本的鲜美。
食材变好了,颜值能跟得上吗?
最后说一下颜值,毕竟好用不好看,还是会让人有遗憾的。现在装修都流行嵌入式家电,但很多冰箱塞进柜子后要么凸出来一截,要么两边要留个大缝。
那是因为这些嵌入式冰箱,没有做到“真”平嵌(厚度<60cm)。像前面提到的TCL冰麒麟深冷冰箱,厚度就只有59.4cm,能完美塞进标准橱柜。
搭配底部散热和平稳嵌入式铰链,左右只需要留两张银行卡叠起来的厚度(4mm),就能实现真正的无缝嵌入,还能90°直角开门,拉抽屉也不影响,这对寸土寸金的小厨房来说,特别友好。
写在最后
冰箱的冷冻室,可以说是食材的“时间暂停装置”。相比于-18℃的“冰晶拆迁队”,-40℃的“急冻侠”显然更适合在冷冻室里“上班”。
说到底,如果你只是冻点饮料,不怎么做饭的,普通冰箱足够了。但要是如果你经常囤肉、爱吃刺身、或者过节要囤货,还要是重点关注一下冷冻速度和温控技术的。
来源:科普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