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首都文明办与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等市级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创新祭扫方式,部门联席联动,引导市民群众逐步养成文明祭扫行为习惯,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成效。
今年清明节期间,首都文明办将以 “推动殡葬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在全市深入开展 “理性追思 文明祭扫”专项引导行动。
近年来,首都文明办与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等市级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创新祭扫方式,部门联席联动,引导市民群众逐步养成文明祭扫行为习惯,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成效。
去年,首都文明办指导各区组织1.35万人次公共文明引导员在社区周边、街头路口、河边绿地等发放宣传折页,开展文明祭扫劝导行动;依托全市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62个文明实践所、7072个文明实践站,以“末端触角”的方式,发出移风易俗倡议2000余万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将“文明殡葬、节约殡葬”纳入“讲家训、传美德、树家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推广行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弘扬良好家训家风;各区紧扣“弘扬时代新风 共筑美好生活”主题,从真人真事取材,原创快板、三句半、情景剧、相声、诗朗诵等近300部文艺作品,举办1200余场次的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今年清明节期间,首都文明办将以 “推动殡葬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在全市深入开展 “理性追思 文明祭扫”专项引导行动。在“文明北京”微信公众号开展 “寄情在云上 追思在心间”线上云祭扫活动,鼓励采取鲜花祭扫、植树祭祀、清扫墓碑、埋入相思物(寄语卡)、悬挂丝带、踏青遥祭等方式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倡导网上祭奠,通过诵读祭文、讲述往事、书写家书等寄托哀思;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祭扫活动;提倡家庭追思会、社区公祭、绿色祭扫等文明祭扫新模式。
清明祭扫高峰日,首都文明办将组织全市8000余名公共文明引导员在早晚高峰时段的2000余个公交地铁站台、500余个路口通过口头宣传、小喇叭播放宣传语、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开展文明祭扫和错峰出行宣传;组建文明引导员宣传小分队走进社区、公园、广场采取设置宣传展台、悬挂横幅、宣讲、快板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高峰日,每天组织800余名公共文明引导员在公墓、陵园及扫墓专线的周边公交地铁站台、路口等200余处重要点位,开展咨询指路、引导车辆、困难帮扶、纠纷化解等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为祭扫群众准备热水、水杯、小马扎、糖块、乘晕宁、创可贴、水桶、抹布、鲜花等应急物品,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祭扫需求;晚7时至9时,在路口、绿地、广场、河道边等公共场所集中劝导焚香烧纸不文明祭扫行为,及时扑灭未完全熄灭的火堆并现场清理燃烧灰烬等。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