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4日,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工作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正式启动“天网2025”专项行动。此次行动以“追逃防逃追赃一体化推进”为核心目标,整合多部门力量,聚焦境外腐败分子、赃款转移路径及公职人员违规外流等关键领域,标志着中国反
2025年3月24日,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工作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正式启动“天网2025”专项行动。此次行动以“追逃防逃追赃一体化推进”为核心目标,整合多部门力量,聚焦境外腐败分子、赃款转移路径及公职人员违规外流等关键领域,标志着中国反腐败国际合作与跨境治理进入新阶段。
一、行动升级:多部门协同构建“天罗地网”
国家监委牵头追赃挽损
国家监察委员会将重点针对职务犯罪案件中的境外赃款,通过国际司法协作、资产冻结与返还机制,强化追赃实效。此前,2024年“天网”行动已追回外逃人员432名,追赃金额达146.5亿元,2025年将进一步完善跨境资产追踪技术,提升资金链溯源能力。
公安部“猎狐”专项行动深化
公安部将继续扩大“猎狐”行动覆盖范围,联合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及各国警方,对潜逃境外的经济犯罪、职务犯罪嫌疑人实施精准打击。2024年“猎狐”行动共从78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326名,2025年将强化大数据分析与跨国警务协作,缩短追逃周期。
央行打击“地下钱庄”与离岸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公安部,针对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转移赃款的行为开展专项治理。通过区块链技术追踪资金流向、强化跨境支付监管,阻断贪腐资金外流渠道。2024年已查处相关案件287起,涉案金额超80亿元。
严控“裸官”与违规出国行为
中央组织部协同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加强公职人员因私出国(境)审批管理,对“裸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公职人员)实施岗位限制,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防止权力寻租与外逃风险。
二、技术赋能与国际合作:筑牢“防逃”堤坝
数字化追逃体系
依托“智慧反腐败”平台,整合全球公开数据、金融记录与社交媒体信息,构建外逃人员画像与关联网络。例如,通过AI分析外逃人员社交关系,锁定其海外藏匿线索。
深化国际司法协作
中国与140余国签订引渡条约或司法协助协定,2025年将进一步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反腐败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性赃款追缴联合工作组。
强化国内制度约束
推行公职人员财产申报联网核查,对高风险岗位人员实施离任审计与境外资产申报追溯,从源头减少外逃动机。
三、成效与挑战: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
历史成果:2014年“天网行动”启动以来,累计追回外逃人员超1.2万人,追赃金额超500亿元。2024年新增外逃人数同比下降15%,显示防逃机制初见成效。
现实挑战:部分国家司法协作效率低、部分外逃人员利用加密货币洗钱等问题仍需突破。2024年数据显示,约30%的追赃案件因境外司法程序复杂而进展缓慢。
四、未来展望:从追逃到治理的范式转型
“天网2025”不仅是对既有行动的延续,更强调“追防结合”与“源头治理”。通过构建“不敢逃、不能逃、不想逃”的长效机制,中国正将反腐败斗争从“个案追击”转向“系统治理”。正如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所强调,反腐败国际合作需“深化机制建设、共享治理经验”,为全球反腐败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结语: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担当
“天网2025”的启动,既是对境内腐败分子的震慑,也是对国际反腐败合作的积极贡献。在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正以“零容忍”姿态向腐败宣战,为全球反腐败斗争注入新动力。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