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5G技术普及与媒体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双重驱动下,远程制作正从概念走向常态化应用。索尼CBK-RPU7远程制作单元凭借其革命性的传输架构与智能化设计,正在重塑影视制作的生产力边界。本文通过中央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中戏")的实战测试案例,深度解析CBK-RPU7的
中央戏剧学院
在5G技术普及与媒体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双重驱动下,远程制作正从概念走向常态化应用。索尼CBK-RPU7远程制作单元凭借其革命性的传输架构与智能化设计,正在重塑影视制作的生产力边界。本文通过中央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中戏")的实战测试案例,深度解析CBK-RPU7的技术特性及其在复杂场景下的创新应用价值,以下为中戏实践教学中心EFP小组摄制统筹石璐、EFP网络技术唐菲以及摄像杨博怀、刘旭的采访内容。
从左至右:索尼市场部产品经理王庚然,POPDV李颜冰,中戏实践教学中心EFP小组摄制统筹石璐、索尼销售部郭晓雅,中戏实践教学中心技术教师唐菲、杨博怀、刘旭
一
项目背景:破解复杂环境下无线传输困局
中央戏剧学院是国家确定的戏剧影视教育的"双一流"高校,学院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既是行业先锋创作平台的延伸,更是戏剧影视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实践教学中心也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所在处,是学院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承担着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重要的实践教学任务。这里汇聚了国内顶尖的戏剧影视学科资源,实现了从剧本研发到舞台呈现的全产业链教学闭环,形成了"教+练”融合的场所,要求师生必须直面真实行业场景的严苛挑战。
中央戏剧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24年底,中戏实践教学中心技术团队选择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的学院联欢晚会这一典型复杂场景中,对索尼CBK-RPU7无线传输系统进行实战测试。该场景具备两大天然考验:五百多人的场地内密集分布的移动设备形成2.4GHz频段信号"雷区",CBK-RPU7需要为现场游机机位无线回传的画面提供助力。作为国内唯一实现全产业链融合的实验教学平台,中戏技术团队此次携手索尼进行测试,核心诉求明确——验证索尼设备在复杂信号场域下的稳定性与创作自由度。
在传统布线/无线图传方式中,存在信号干扰严重(2.4GHz频段被海量移动设备占据,导致画面卡顿失真)、距离环境受限(对距离和环境要求较高,随距离增加传输稳定性下降)、部署灵活性差(传统设备需复杂布线,难以适应舞台点位动态调整的需求)等问题。而索尼在这次测试中展现出了诸多技术亮点:
索尼采用CBK-RPU7远程制作单元搭配北京世纪辉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组网系统,构建了稳定高效的无线传输链路。这一创新组合能否突破传统技术瓶颈?测试结果给出了明确答案。
二
技术部署:构建多维度的无线传输网络
01 核心设备选型:索尼CBK-RPU7的技术突破
本场晚会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的体育馆内举办,其面积相当于4~5个篮球场大小,中戏技术团队使用了现有的讯道转播系统,包括4台HDC-3500讯道机、1台全景式云台跟踪摄像机,此外还安排了1台PXW-Z280V作为现场游机位拍摄。在前期测试及现场布设阶段,索尼的资深工程师提供了技术支持,中戏技术团队发现自组网通讯系统的搭建,以及CBK-RPU7发射端与NXL-ME80接收端的布设及各项参数设置都轻松易上手。CBK-RPU7作为索尼新一代远程制作单元,具备三大核心技术优势:
摄像老师手持PXW-Z280V配备CBK-RPU7在晚会现场
① 优秀画质与低延时传输
CBK-RPU7为现场游机机位提供了优质的画质和极低的延时表现。在实际应用中,中戏技术团队通过CBK-RPU7将高清/50i/25Mbps的流媒体信号传输至会场后方的导播台NXL-ME80。尽管采用如此低的码率,传输的画面质量几乎与其他讯道机位毫无差异,令团队老师们惊叹不已。
此外,CBK-RPU7与NXL-ME80的低延时特性使得游机画面与其他讯道机画面之间的延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实际操作中,游机画面经过CBK-RPU7编码、无线传输、NXL-ME80解码及切换台切换后,画面与现实场景几乎没有明显的延时差距,充分满足了高要求的实时制作需求。
② 稳定可靠的传输性能
CBK-RPU7采用了Sony自有的传输协议,并结合多项QoS保障机制,确保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保持画面稳定和流畅。无论是在复杂的现场环境中,还是在不同网络条件下,CBK-RPU7都能够稳定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信号传输,极大提升了现场制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摄像老师手持PXW-Z280V配备CBK-RPU7在晚会现场
③ 紧凑设计与成本优势
与传统的微波传输系统相比,CBK-RPU7体积更加紧凑,方便与如PXW-Z280V、ILME-FX6等小型摄录一体机配合使用。同时,工作区域占地也非常小,晚会现场工作区旁边仅留两张小桌子,即可满足包括PTZ云台摄像机,以及整套自组网系统的操控。摄像老师分享了他对设备的使用体验,在人体工学设计上其穿戴性和一体化设计非常出色,背负时不会感到累赘,也没有重型设备常见的肩膀或腰部不适。总的来说,这款设备在长时间、大范围的移动拍摄中表现稳定,提供了极高的使用舒适度。
CBK-RPU7能够以仅55Mbps的带宽,通过公网或私网传输视觉无损的4K画面,极大地降低了传输成本。相比之下,传统的微波传输系统不仅无法借助网络传输,还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昂贵的设备,CBK-RPU7的出现为客户带来了更为高效且经济的解决方案。
在本次测试中,CBK-RPU7通过1080p/50i格式传输游机画面,其画质细节与4台HDC-3500讯道摄像机完全匹配,令现场导播老师惊叹:"以往无线信号总带着'数码味',这次竟然看不出与基带信号的区别。"
02 自组网通讯系统:穿透密集人群的传输利器
针对体育馆内2.4GHz频段拥堵问题,北京世纪辉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部署了自主研发的600MHz频段Mesh自组网系统:
- 更强的数据传输能力
由于活动现场人员密集导致2.4GHz频段严重拥堵,中戏此前测试的无线图传系统与5G背包均出现画面卡顿问题。此次采用索尼CBK-RPU7远程制作单元搭配600MHz自组网通讯系统后,通过Mesh网络架构实现收发端自主组网,有效规避民用频段干扰,在数百人满员场景下仍保持稳定传输,彻底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号拥塞难题。
- 更低的延时与更高的保障性
这套自组网系统基于Mesh网络技术,在CBK-RPU7的发设端和NXL-ME80的接收端间自行组成一个内部网络环境,支持低码率制作级画面信号传输。该网络结构简单,避免了因网络拥挤而导致的数据拥塞问题,使得传输的缓冲延时较低。与传统微波系统相比,CBK-RPU7和NXL-ME80采用网络传输协议,具备QoS保障机制,能更好抵御网络波动,避免轻微通信抖动引发画面失真或卡顿。
三
实战检验:教学场景创新应用
中央戏剧学院作为戏剧影视教育的最高等学府,其学生专业聚焦于表演与戏剧创作。当前教学实践中,部门教师需全程带队参与摄录工作,导致人力成本高企且教学灵活性受限。今后将CBK-RPU7+自组网系统深度融入教学场景,可在各个演出场景中自由构建"无线化创作空间":通过无线化远程制作,学生可自主操控摄像机进行实时排演拍摄,画面信号稳定传输至控制室供教师远程指导。此举将实现三大突破:
摄像老师配备CBK-RPU7在晚会现场
- 解放教师生产力:教师从现场盯机中抽离,转向后台创意指导与技术统筹,专注于教学研究与创作把控;
- 强化学生实践自主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学生通过无线设备自由移动拍摄,摆脱线缆束缚,在安全范围内探索多样化的运镜与构图表达;
- 构建新型教学场景:实时影像回传支持多机位同步分析,教师可基于远程素材进行批量复盘与精细化点评,提升教学效率。
这一模式通过索尼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了远程制作的新路径。更通过技术赋能,向戏剧影视的实践教学模式注入“数字化”元素,为戏剧创作的实战化转型提供创新路径。
四
未来展望:构建远程制作新生态
在当今影视教育领域,远程制作已成为常态,索尼为此提供了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往,制作区域间的物理距离导致资源调配不便。多场地协同作业时,设备、人力调配难度大,增加人力、时间等成本、分散精力,甚至影响关键人员的全程参与,降低创作时效性,延误项目进度。同时,现有制作设备多且布线复杂。远程制作需携带大量设备,布线调试繁琐,需专业人员操作,每次活动还需在多地部署值守人员,制作人员奔波耗费精力,影响日常教学研究或其他的创作指导工作 。这种"人海战术"式的传统模式,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成为制约影视教育行业向数字化、灵活化转型的关键桎梏。在此次合作中,双方共同进行了实验,探索了基于索尼技术的异地远程制作模式,不仅解决了短期活动需求,更为影视教育领域的异地远程制作体系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在CBK-RPU7升级Tally/RCP控制功能后,可实现多地区远程联动制作,提供了从"物理束缚"到"无线自由"的解决方案,释放人力资源,多地区协同制作成为可能。
CBK-RPU7及自组网通讯系统在晚会现场工作照
五
结语:技术赋能下的创作自由
从依赖传统微波到驾驭无线网络,从受限固定机位到拥抱自由视角,CBK-RPU7与自组网系统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影视制作进入"无线自由"新时代。对于中戏而言,这不仅是技术工具的迭代,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当创作者不再被硬件束缚,方能专注于挖掘戏剧艺术的无限可能。这场实战不仅为后续教学提供了复杂场景训练样本,更揭示了无线传输技术赋能戏剧影视教育的巨大潜力——当技术突破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教与练"的边界将被彻底重构。
索尼"黑科技"与本土化解决方案的完美融合,正在重塑影视制作的生产关系,而这或许正是行业数字化转型最生动的注脚。
文章为POPDV原创,欢迎小伙伴们积极分享,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来源:小月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