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后胎盘应该怎样处理?是留给医院还是自己带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6 12:06 2

摘要:分娩室内,当助产士托起暗红色的胎盘时,很多新手父母都会愣住:"这个像荷叶包肉的东西该怎么处理?"这块承载着生命密码的类肉样组织,正在引发传统习俗与现代医学的碰撞。伴随着分娩,这个特殊的胎儿附属器官是自己拿回去当纪念呢,还是留在医院,让医院处理。今天,俞医师就带

分娩室内,当助产士托起暗红色的胎盘时,很多新手父母都会愣住:"这个像荷叶包肉的东西该怎么处理?"这块承载着生命密码的类肉样组织,正在引发传统习俗与现代医学的碰撞。伴随着分娩,这个特殊的胎儿附属器官是自己拿回去当纪念呢,还是留在医院,让医院处理。今天,俞医师就带大家来了解胎盘。

胎盘是孕期临时组建的"生命快递站",重约500克,表面积可达15平方米(相当于半个羽毛球场)。它的功能比顶级物流中心更精密:

氧气交换机:每分钟完成宝妈与胎宝宝间300ml血液交换;也就是充当着我们成人肺脏的功能;营养配送中心- 免疫防火墙:允许部分抗体通过,但会拦截约90%有害物质及部分药物成分;充当着我们肝肾脏的功能;激素工厂:胎盘会产生分泌HCG、孕酮等20余种激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HCG和孕酮这两大孕期神奇的激素。激素生产商,类似于黄体。

大部分宝妈的胎盘会在产后半小时内自动脱落,有些会滞留,胎盘表面布满血管纹路,像褪色的水墨画。产科医生常说:"每块胎盘都是独一无二的生物地图,记录着母子间的物质交换的密码。"

1. 医院标准化处理

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将胎盘归类为"医疗废物",常规处置流程如下:

产妇签署知情同意书;健康胎盘经消毒后高温焚烧;携带传染病的胎盘需专用容器封存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如同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确保生物安全但缺乏温度。北京某三甲医院统计显示:约78%产妇选择交由医院处理。

2. 带回家族习俗

①在湘西土家族,胎盘要埋在中堂屋梁下;

②福建客家人将其装入陶罐悬挂古树;

③西北某些地区会制成胎盘粉给体弱孩童服用;

这些习俗如同文化活化石,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

3. 现代创意处置

新兴的纪念服务包括:

胎盘拓印艺术画(保留血管纹理);生物树脂封装(制作摆件);脐带干燥工艺(造型纪念品);

某地有位设计师妈妈将胎盘制成皮革,亲手缝制了宝宝的第一双鞋,引发伦理争议的同时,也展现了胎盘处置的更多可能性。

绿灯项目:

干细胞储存: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血液病、免疫疾病(需专业机构提取);医药原料:紫河车(干燥胎盘)曾是中药方剂成分(2020版药典已删除);科研材料:用于妊娠疾病研究、疫苗开发等;

红灯警告:

私自食用:美国CDC警告可能传播乙肝、HIV等病毒;如果宝妈自身是乙肝,梅毒,HIV感染者,那么胎盘也会携带;这些是严禁带出医院的;随意掩埋:可能污染土壤水源(胎盘携带微生物量是粪便的200倍);不仅污染土壤水源,而且也会被小动物拱出来;民间偏方:某案例显示胎盘粉导致新生儿性早熟,胎盘相当于肝肾肺的功能,本质是蛋白质及一些激素,有些人群要避免食用。

日本某医疗机构做过实验:将胎盘放入培养皿,48小时后菌落数超过游泳池水质标准。这解释了为何现代医学强烈反对生食胎盘。

1.我国现行规定要点:

健康产妇可带走胎盘,需签署《胎盘处置知情书》;携带传染性疾病(如乙肝、梅毒)者胎盘必须医方处理;禁止胎盘买卖(刑法第334条);

2.合规带走胎盘五部曲:

产前与主治医生沟通意向;准备医用级密封容器(非普通饭盒);产后1小时内完成-20℃速冻;12小时内送至专业处理机构;获取生物安全处理证明;

某地曾发生产妇用外卖保温箱装胎盘,途中腐败滋生蛆虫的案例,凸显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英国:可申请"生物组织纪念执照"居家保存;这个确实让人很有意义。

美国:27个州允许商业化加工胎盘胶囊;

冰岛:法律规定必须埋在神圣之地;

新西兰:毛利人将胎盘视作"大地之子"举行埋胎仪式,仪式感很强;

东京大学生殖伦理研究所发现:进行过胎盘纪念仪式的母亲,产后抑郁发生率降低37%。这提示胎盘处置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心理需求。

那个曾经被视作医疗废物的胎盘,正在现代文明中焕发新生。无论是化作春泥滋养树木,还是变成实验室里的研究样本,亦或成为柜子里的纪念品,每种选择都值得被尊重。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科学逻辑,在安全范围内做出最适合自己家庭的决定。毕竟,这个特殊的"生命快递站",完成了它9个月的使命后,值得一个温暖的谢幕。

来源:产科俞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