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生活中,骗子就像隐形摄像头一样,精准扫描着我们的贪念、孤独与侥幸,而当你毫无察觉地点击『确认』时,早已成为骗子直播间里被围观的猎物。我们如何避免成为骗子杀猪盘中的猪仔呢,就是要时刻保持警惕。
当今生活中,骗子就像隐形摄像头一样,精准扫描着我们的贪念、孤独与侥幸,而当你毫无察觉地点击『确认』时,早已成为骗子直播间里被围观的猎物。我们如何避免成为骗子杀猪盘中的猪仔呢,就是要时刻保持警惕。
一、传销
身边熟悉的人会以有好的项目拉你过去,过去后有好吃的好玩的伺候着。然后会让不同岗位的“老师”给你讲课、给你洗脑。让你花钱成为高级会员,每发展一位新的会员就会成为你的下级会员,他们拉来的每个会员所交的会费都会给你相应的分红,最终成为金字塔式的会员结构。
二、卖老人保健品
这种骗局的销售套路就三个字:“亲”、“诱”、“售”。
一、亲。和老年人保持极度亲近,见面喊爹妈,有多亲热就叫多亲热!没事儿就打电话慰问,没事儿就去家访,给他们打扫卫生洗洗衣服,他们从子女身上得不到的东西,你们来补上,一来二去就亲近了。
二、诱。等老年人放松警惕之后,就告诉他们咱们疗养中心有免费的东西,让他们去看看。老年人都是很空虚的,公司这边会安排‘托儿’和他们交流,剩下的事情,就看你们的推销做得怎么样了。
三、售。经过前期的准备工作,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他们还会做好售后,不定期带点东西的去老人家看看,组织免费旅游带老人出去看看,让老人体会到从自己孩子那里失去的关心。他们会花掉很多钱,甚至出去借钱、跟孩子要钱。如果孩子不同意就说孩子不孝,总之通过种种手段拿到钱买保健品。
三、刷单
你是不是能够看到“XXX内部优惠券秒杀群”,他们会不定期的发一些刷单任务,比如下载APP注册用户。当你完成任务后,会有人私聊你说兼职刷单能够每月轻松赚几千,让你交个99元入群,然后给你分单,每单赚个1-2元钱。他们的刷单模式有:“立返本佣”、“货返本佣”、“本立佣货”、“佣立货本”、“物流签收返本佣”、“礼品货返本金”等等。
当你刷一段时间的单子后,他们又会给你推荐更高级别的群,但是交的钱会更多。总之你再努力,也不会赚到他们宣传的月入过万。
四、大学生模特
所谓的“模特经纪人”会盯上大学生,尤其是那些漂亮的女大学生。他们利用大学生只能靠家里每月给的生活费,又想要买高级化妆品、包包等心理。“经纪人”给他们提供为品牌拍摄广告为由,拍摄过后让他们和老板一起去KTV,陪老板喝酒,更有甚者被老板身体侵害,最后落得人财两空。
五、造星工厂
不知你是否在公园门口经常会遇到“我是XX电视台的,想对你家小朋友做个采访”。然后简单的问你几个问题,然后让家长留一下联系方式。过一段时间,会有他们的工作人员给你打电话说:“有一个什么童话剧,经过我们的严格筛选觉得你家孩子比较合适”,让你带着孩子去试镜。中国的家长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于是,他们就带着孩子去他们指定的地址让你孩子去试镜。
经过短暂的试镜和台词熟悉后,会告诉你需要对孩子进行一个专业的培训,让家长交一些培训费。出于家长的初衷,他们会给孩子报名培训,这就陷入他们设置的陷阱,其实他们并没有什么童话剧的拍摄。等培训一段后,他们会以孩子最终的成绩排名靠后等理由没有参与到童话剧的拍摄。
六、红娘
婚介机构通过社交媒体、线下广告等渠道包装"优质异性资源",宣称"985/海归会员占比超60%""月薪2万+精英库""三个月内必脱单"等。在武汉洪山区法院2024年审理的案例中,某公司虚构了2000多名虚假会员信息,受害者缴费后才发现匹配对象均为婚托。
他们会设置6888元普通会员、28888元VIP、88万元"私人订制"等层级,宣称"缴费越高匹配对象越优质"。他们匹配的对象大部分是他们的婚托。甚至有时候红娘以"你形象需要改造""竞争对手更舍得投资"等话术制造焦虑,诱导消费者贷款购买形象设计、情感课程等附加服务。
他们的合同往往存在一些霸王条款,比如:服务时长3个月、匹配次数不等于成功次数、成功案例不保证复现等等。
最终在他们婚托的配合下,钱也花了,时间也浪费了,而你的感情还是没有着落。
七、整容
不法分子以“低价美颜”“韩国专家主刀”等话术吸引消费者,通过朋友圈虚假广告(如“99元进口瘦脸针”)诱导到店后强行升级数万元套餐,甚至伪造资质让无证人员冒充专家(杭州曾查获厨师冒充外科医生案例);继而捆绑“美容贷”陷阱,以“0首付”诱骗签订阴阳合同,实际年化利率超58%,武汉一女大学生1万元手术最终滚成12万元债务;手术中偷换走私药剂(广东查获的冷链失效肉毒素致5人面瘫)或劣质假体,术后以“体质问题”推卸感染责任;更通过扣押病历、雇佣黑社会恐吓等手段威胁维权者,甚至以“修复手术”为由二次收费(北京一受害者3年被强制7次修复)。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此类非法机构事故率是正规医院的28倍,修复费用可达原价10倍以上。
八、多个女友供养
他们通过伪造房产证、豪车租赁(北京一案例显示某男子月租12万元法拉利伪装“富二代”)、虚构上市公司高管身份等方式打造“精英”人设,同时在婚恋平台、酒吧等场所结交多名女性,以“创业资金周转”“家人重病”等借口骗取钱财(上海警方2023年破获案件显示,一男子同步交往8名女性,骗取财物达370万元);更利用亲密关系操控受害者办理网贷、抵押房产(广州某受害者被诱导贷款128万元“投资”虚假项目),甚至要求女方信用卡套现供其挥霍,部分案例中出现“女友互助”连环骗局——用A女借款给B女制造经济往来假象。据最高人民法院数据,2022年情感诈骗类案件涉案金额平均达42.7万元/人,超65%受害者因情感绑架持续转账3次以上,有犯罪团伙甚至制作《话术手册》标注“见面第三次可牵手,第五次必发生关系以增强控制”。
九、美容办卡
他们不停的开新的理发店,让大家去办卡,正常人理发的频次差不多3-4周,每个人办了卡大部分也就用两三次。当他们觉得办卡的人数到了一定的规模以后,就会突然消失,换个地方重新再玩一次,从而获得很大的利润。
骗局千变万化,有时候让我们防不胜防,我们必须要擦亮眼睛,时刻保证理智的心态看护好自己的钱包。
来源:信号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