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言:如同一个高压锅炉,压力大到了一定强度,你强行关闭这个“出气口”,压力一定会找到另外的出气口释放。市场经济,堵不如疏。
文| 沪上聪少 编辑| 小丸子
引言:如同一个高压锅炉,压力大到了一定强度,你强行关闭这个“出气口”,压力一定会找到另外的出气口释放。市场经济,堵不如疏。
消费者买啥普遍都有从众心理,消费者关心在意销量榜单,销量榜单自然有意义和价值。这样的市场需求客观真实存在。
理想汽车不制作和发布,就没有渠道和其它市场参与者制作和发布了吗?
过去卷月销量、年销量,现在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惨烈,内卷无处不在,甭想天真的人为“去内卷”。
啥时候汽车厂商和品牌淘汰出局至合理的新常态,汽车人也就自然而然不再如此相互内卷和内耗下去了。
中汽协的呼吁和倡议,形而上,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市场经济面前,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前两年呼吁车企不要继续搞价格战,车企厂商的价格战就此停止了吗?
中汽协再次“出圈”,希望这一次不再打脸。
继前年的“不降价”倡议惨遭打脸后,今年中汽协发出的“停发周销量榜单倡议”,再一次成为业界内外广泛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事件。
也是,作为行业内一家知名的社团组织机构,尽管中汽协理论上只是个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行业协会”,既不是官方组织结构,更不是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但是,种种台面上及台面下的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中汽协在汽车行业里面的地位,无论是对于广大的汽车主机厂还是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市场参与方,那还是毋庸置疑,话事人一般的存在,影响力杠杠的!
某种意义上讲,虽说中汽协并非官方组织机构,但毕竟头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头衔(中国),所以很多时候它扮演了行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桥梁”角色。
看似没有官方直接背书,实则还是颇有些“半官方”的韵味。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懂的都懂。
既然如此,中汽协公开发表的行业倡议/意见,广大的主机厂、尤其会员厂商单位,面子上多少还是要给的,起码不能公然跟它反正干吧!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理想汽车,于是在网络上调侃——“理想汽车,你直接报我身份证号呗”……
毕竟周销量榜单这个东西,的确是理想汽车率先搞出来、并一直在大肆宣传使用。
众所周知,继理想ONE成功打开市场后,凭借“奶爸车”精准定位+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鲜明特质,理想推出的L系9876等多款车型,基本上推一款爆单一款。
理想率先成为了新势力中第一家年销量突破50万辆规模、且实现正向盈利的车企。
理想汽车的销量好,基本上长年累月在所处细分市场“霸榜”!
所以以李想为首的理想汽车营销团队,自然有理由有动力,在行业惯有的月度、季度、年度销量榜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率先搞出并大肆传播“周销量榜单”这个东西。
通过每周更新销量榜单的方式,将理想的销量领先优势,高频对外输出、恨不能让每一个潜在消费者都知晓——理想汽车销量遥遥领先!
二三四十万买智能家用大空间SUV,看车买车选理想,约等于“错不了”的标签选择。
过去很多年,燃油车时代,无论是入门家轿车轩逸朗逸卡罗拉,还是合资B级车常青树雅阁凯美瑞天籁,以及BBA的销量台柱子34C;
也无不是以常年霸榜细分市场销量榜单的方式,占领用户心智,成为消费者看车买车时“错不了”的选择。
曾经合资B级车“错不了”的选择
这是人性,普罗大众消费者,不说汽车这类大件商品,即便是几块钱的快消品,“从众心理”亘古不变。
不知道选啥买啥的时候,选卖得好销量高的,终归错不了,即便错了大家一起错,怕啥?
在电动化、智能化的产业变革浪潮冲击下,最近这几年汽车市场、尤其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惨烈程度全球无出其右。
过去燃油车时代,车企厂商开发和更新换代一款车型产品,短则三四年,长则五六七八年,都是十分常见的事。
如今到了智能电动车时代,越来越多的车企厂商,开发和更新产品的速度,越来越向“手机行业”靠拢!
车型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急剧加快,对应的产品发布会,营销传播等配套工作,自然而然也都跟着“快”了起了。
这几年各行各业流行的“内卷”,也就越来越司空见惯,汽车行业的卷更是卷到没朋友。
所以理想汽车在过去行业惯有的月销量、季销量、年销量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搞出周销量数据排行榜,从时代大的行业背景来看,趋势使然无可厚非!
行业竞争加剧、内卷无处不在,过去卷月销量,现在卷周销量,没有这个理想率先为之,也会有另一个“理想”率先为之。
所以理想汽车搞出的“周销量排行榜”,没有原罪可言。
试问,内卷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市场激烈竞争的直观体现?
竞争越是激烈,市场参与方就越是更拼更卷,直到卷出局一部分卷死一部分,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下调,内卷也随之减速降温。
某种意义上,这是“市场经济”的底层逻辑,不该有过多的行政力量和有形之手横加干预。
以咱们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教培行业”为例,一个新东方培训机构倒下了,是不是学生家长们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的热情和动力,就被浇灭了?!
台面上的或许减少了,背地里的实则有增无减。
同样回到汽车“周销量榜”这个事,理想汽车停止发布周销量榜之后,其它车企厂商、行业机构、媒体自媒体等产业链环节上的参与方,就能全都“听话”跟着不炒周销量榜了吗?
即便是车企厂商本身,碍于中汽协的面子和压力,台面上车企官方不统计数据和发布周销量榜单了,背地里能不能、会不会借助包括媒体及自媒体等第三方之手、之口,来干这个事?
事实上,过去一周,理想汽车官方高管在社交平台上直言,理想汽车官方停止了制作和宣传周销量榜单。
但是,别的友商品牌却制作并发布了类似理想周销量榜单的“野榜单”。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这两年,自从理想汽车率先搞出周销量排行榜之后,越来越多的车企厂商,明里暗里也都在搞各自的销量榜单,各以各的方式和标准,加上不同的定语就行。
为什么呢?
理想汽车销量高排名好,理想有“炒”周榜单的动力,别的车企销量上来了、逆袭上位了(实在不行多加定语就能行),人家一样也会有这样的驱动力。
这个包括中汽协在内的任何有形之手,是无法彻底控制和完全掐灭的。
正所谓,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只要不违法违规,市场经济中的一切参与方和市场活动,更多的就应该交给市场去淘汰和自我净化。
什么是高质量竞争,什么是低质量竞争?
蔚来从李斌到下面的高管,一度公开抵制和“反内卷”,不等于蔚来汽车搞得那些东西,就是所谓的高质量。
蔚来过去这些年,累计亏损上千亿,迄今仍陷在大幅亏损的泥潭,是它这个“良币”被理想汽车这样的“劣币”淘汰出局的吗?
乐逗汽车认为,显然不是。
邓公当年的白猫黑猫理论,放到任何时候,放到任何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依旧奏效。
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你竞争不过别人,就以自诩“良币”的姿态,将别人扣上“劣币”的帽子,是在用所谓的道德标准掩盖自身的无能。
我们注意到,在有形之手的干预下,理想汽车官方已经停止发布了周销量榜单。
那么接下来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可以验证,是不是理想停发了周榜单数据,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内卷程度,就会掩耳盗铃式自然降低?
是不是理想停止了发布周销量榜单,蔚来们就能慢慢好起来?拭目以待。
来源:乐逗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