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底,赵露思因抑郁症停工引发全网担忧。2025年1月,她突然高调复工:先是以“状态极佳”亮相直播活动,随后工作室发布康复视频,展示其从抽搐失语到重新学走路的艰难过程。
2024年底,赵露思因抑郁症停工引发全网担忧。2025年1月,她突然高调复工:先是以“状态极佳”亮相直播活动,随后工作室发布康复视频,展示其从抽搐失语到重新学走路的艰难过程。
然而,这场“励志复出”却因她近期参与公益综艺录制再掀争议——生病期间坚持工作,究竟是敬业表率,还是消费病情博取流量?
康复视频中,赵露思的“抽搐、失声、无法行走”等症状被指与大众认知的抑郁症表现不符,甚至有网友嘲讽:“发病时还能被精准拍摄,团队手稳得堪比专业医疗纪录片”。而复工后迅速参与综艺录制的“医学奇迹”状态,更被质疑为“卖惨→反转→营销”的标准化流量剧本。公益初衷vs流量逻辑
支持者认为,赵露思通过公开病情呼吁关注心理健康,参与公益综艺是为传递正能量;但反对者指出,其复工流程“过于丝滑”——从预热采访、热搜话题到病中Vlog发布,完全符合娱乐圈“黑红也是红”的炒作逻辑。更有观点犀利指出:“若真为公益,何必选在风口浪尖上复工?无非是怕热度流失。”健康成为营销工具:从“轮椅就诊”热搜到康复Vlog,明星隐私被包装成商品,甚至衍生出“病态美学”产业链。公众信任危机:当“真病”与“虐粉”界限模糊,大众对艺人健康的关切逐渐演变为“狼来了”式怀疑,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反而被舆论误伤。如果你是赵露思,会选择低调养病还是借势营销?明星公开病情,该被赞“勇敢”还是疑“炒作”?
来源:端庄海浪e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