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不时看到有人问,为啥我国搞军演,多数都是旅级甚至营级部队在对抗,怎么不再搞大点儿,直接拉两个集团军出来对抗演习?这样才能测试出我军在大规模作战中的真实实力啊!能这么问,说明还是太小看集团军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时不时看到有人问,为啥我国搞军演,多数都是旅级甚至营级部队在对抗,怎么不再搞大点儿,直接拉两个集团军出来对抗演习?这样才能测试出我军在大规模作战中的真实实力啊!能这么问,说明还是太小看集团军了!
咱们先聊我军集团军的大致规模,军改前我国有18个集团军,军改后经过进一步整编和裁减,形成了如今13支集团军的基本格局,它们分别隶属于解放军五大战区,部署在战区下辖的各个疆域。
集团军是承担我军陆地作战任务的主要模块,隶属于解放军陆军建制,在“16军改”前,每支集团军的人数规模不等,差异显著,于3万人到6万人之间。而军改后为更系统地规划集团军的建制格局,我军进一步将其规模调整稳定在了5万到6万人间。
说到这儿你该有点实感了,要真搞一个集团军与集团军间的对抗演习,那可就是妥妥10万到12万人之间的对轰,这场面放在整个中国近代战争史上,几乎都可以称为大型战役,你把这样规模的演习放在和平年代,分分钟把不知情的老百姓吓出一身冷汗?!
而这还只是单论人数,如今我国一个集团军,普遍下辖12个旅,其中6个合成旅,还有一个特战旅,一个炮兵旅,一个防空旅,及陆航旅、工化旅、勤务支援旅各一,可谓五脏俱全。
武器装备也样样精良,99、96式坦克、04A式步兵战车、122毫米自行火炮及榴弹炮,防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都是顶尖水平,包括歼11、歼20、歼16在内的歼级系列战斗机应有尽有,属实做到全方位、无死角、高机动的火力水平。
前边儿咱们简单了解了一拨我军集团军的人员规模和兵种组成及装备属性,大概有了一个概念,那就是若举行两个集团军之间的对抗演练,整体规模非常大,完全可以用“大动干戈”来形容,这样搞很容易造成资源和武器上的浪费。
另一方面也会给群众带来压力和不安,以为真要和谁开战了在“战前热身”呢,万一这种紧张气氛被有心之人,甚至境外敌特分子进一步渲染,对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有弊无利!当然,这还不是不搞集团军级别大规模演习的最大原因。
最大的原因是这样的演习放在现代化战场层面,根本没有必要!在以前,全球军事化水平还处于缓步发展阶段,多数国家都比较落后,就连数一数二的美俄,也没有进入信息化时代,那时打仗就靠堆人,使用人海战术,虽然也有以少胜多的案例,但多数情况下还是以人多取胜。
这种情况就需要搞大规模的演练,锻炼士兵适应大规模战场,参与的人越多越好,你看我国上世纪末裁军前,陆军军级部队番号都排到70,就知道曾经的“人海战术”是什么样!
而现在呢?全球的军事水平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尖端化的武器装备四面开花,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都有核武加持、航母护航。
在这种普遍形势下谁还傻愣愣地去打“人海牌”啊?!我出动整个集团军5、6万人,去和别人的导弹、航母,这些钢铁利器对冲,不是上赶着送死么?!所以世界上多数国家现在都在精简部队,节约开支,把钱用在装备研发上。
我国亦是如此,从以前的百万大裁军,到后来“16军改”中的“师改旅”,取消师级建制,集团军直接下辖合成旅,再下辖合成营,让每个旅级营级作战模块都拥有全面的作战属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才能高效机动。
经过无数次实战演习,解放军早就看穿现代战场的特性,一个军级模块儿的目标太大,容易被敌方两颗导弹投下来一窝端,而合成旅规模合理,且具有高效的机动性,不容易被发现当成打击目标。
就算单一合成旅被打散,因其合成的特性,也能迅速融入其他合成部队,再次投入作战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如今演习都是旅级模块、营级模块间的对抗,因为在现代战场,几乎不会出现集团军对抗集团军,那么大人员规模的战役了!
对此你是否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集团军》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集团军/7922907
百度百科《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19214222?fromModule=search-result_lemma
来源:科学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