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四字诀”推进“扫黄打非”工作提质增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6 14:39 4

摘要: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坚持把“扫黄打非”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念好“四字诀”,持续推动“扫黄打非”工作提质增效,奋力营造干净清朗、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坚持把“扫黄打非”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念好“四字诀”,持续推动“扫黄打非”工作提质增效,奋力营造干净清朗、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抓“实”组织领导

推动“扫黄打非”纵深发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下好“一盘棋”。充分发挥象山区“扫黄打非”工作机制作用,健全优化“扫黄打非”监管治理体系,通过召开工作部署会、联席会议、专项行动部署会,加强乡镇(街道)及成员单位纵向联动和横向协同,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和安排,及时交流情况,探讨经验,解决问题。

二是夯实工作机制,织密“一张网”。结合辖区实际认真组织部署“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和重点整治行动,制定巡查制度,定期对辖区旧书市场、批发城等重点区域进行检查;重大活动及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出版物市场乱象专项整治活动30余次。

三是深化网络治理,筑牢“一堵墙”。对辖区互联网企业和平台进行摸排,共摸排相关网站30余个,有影响力的新媒体10余个,摸清企业网络安全情况。组织网信、公安等部门开展网上排查清理,对辖区电商平台和自媒体账号等进行监管,指导重点社交平台加强有害信息清理拦截。

组织开展对辖区中山南路老汽车站旧书市场专项整治。

把“严”案件查办

督促案件查办一抓到底

一是严格工作指导。制定出台《象山区“扫黄打非”案件查办协调配合工作机制(试行)方案》,健全“扫黄打非”案件查办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强化法理支撑和工作指导,提升案件查办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严密联动配合。强化成员单位日常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对发现的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及时反馈区“扫黄打非”办公室及相关成员单位,对背后的链条进行深挖彻查,不断加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打击力度。

三是严办大案重案。积极调动各方执法办案资源,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近三年来查办20余起涉黄涉非案件。

组织开展辖区重点中小学周边集中检查。

盘“活”平台融合

推动基层工作建管并重

一是灵活施策开展基层工作。深入推动“扫黄打非”进社区、进农村、进景区等基层工作,形成“遍地开花”生动局面,培育自治区级“护苗”工作站,积极推进打造“扫黄打非”主题公园。

社区“扫黄打非”基层阵地通过知识讲座形式开展宣传。

二是盘活网格治理力量。将“扫黄打非”纳入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强化基层联络点线索发现及处置能力,指导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及时将发现的线索信息通过综合治理云平台反馈,有关执法部门进行研判和处置。

“扫黄打非”基层联络点通过流动宣传站形式开展“扫黄打非”宣传。

三是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资源。将“扫黄打非”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度融合,成立“扫黄打非”志愿服务队,结合读书月、网络安全宣传、法治宣传以及群众文体活动等平台,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共同抵制“黄”“非”的正向氛围。

做“全”宣传教育

深化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一是线下宣传全面覆盖。在“世界读书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社区、景区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社会群众、青少年宣传“扫黄打非”知识,发放“护苗·绿书签行动”宣传品。

结合“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护苗”宣传。

二是线上宣传全面发力。利用新媒体宣传矩阵,加强“扫黄打非”应知应会、工作动态、举报渠道等方面宣传教育,发挥新媒体传播及受众优势,通过短视频、微电影、线上课堂等网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特色宣传,拓展深化“扫黄打非”“护苗·绿书签行动”宣传效果。

组织开展“扫黄打非”送春联活动。

三是引导发动全民参与。坚持“扫黄打非”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组织网信、公安、文化执法等专家骨干走到群众身边,通过典型案例向群众讲解身边“黄”“非”的危害,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

辖区开展“护苗·开学第一课”活动。

来源:扫黄打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