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答卷·媒体聚焦|《法治日报》:西安法院深耕细“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6 14:45 2

摘要:3月25日,《法治日报》以《西安法院深耕细“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案件总量实现10年来首次下降》为题,对西安法院以公正与效率为底色,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笔触,书写出落笔有力兼具温度的法治篇章进行了报道。

法者,治之端也,护航公平正义、保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法治基础。

3月25日,《法治日报》以《西安法院深耕细“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案件总量实现10年来首次下降》为题,对西安法院以公正与效率为底色,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笔触,书写出落笔有力兼具温度的法治篇章进行了报道。

全文如下:

西安法院深耕细“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案件总量实现10年来首次下降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本报通讯员 许颖

经过3年持续矛盾源头治理,全市法院案件总量占全省法院受理案件总数比例持续下降,案件总量实现10年来首次下降,一年半以上长期未结案件清零,案件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得到彻底扭转……这是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两级法院交出的司法答卷。

从“蓝约融治”到“无讼社区”“共享法庭”,群众矛盾化解在街区巷陌;从婚姻家庭纠纷到劳动争议化解,司法温情渗透至生活肌理;从“技术调查官”到“融解决”机制,国际司法协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法治底气……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2024年,西安两级法院以公正与效率为底色,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长卷上,书写出落笔有力、兼具温度的法治篇章。

协调多元力量高质量解纷

近年来,西安两级法院案件持续高速增长,案件数量常年超过全省40%,如何扭转这一态势?抓前端、治未病,减少案件数量,是摆在西安法院党组面前的重大课题。

深耕细“治”、勠力求“解”。近年来,西安法院精心打造“1+45+N”多元解纷工作体系,系统性、深入化、特色化开展多元解纷工作。

据介绍,“1”即1个“总站”统筹,整合解纷资源。西安法院在市级层面设立多元解纷中心(总站),集多元解纷、诉调对接、诉讼服务、法律宣传于一体,统筹特邀调解组织180家、调解员818名,实行全市范围内跨地域、跨层级调度调解资源。

“45”即45个“工作站”联动,提升解纷质效。把人民法庭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前端堡垒,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社区、进村组、进网格”工作为基础,推动案件“入网”,实现案件数据共享。

“N”即N个“共享司法驿站”延伸,促进源头预防。西安法院在全市无讼社区(乡村)、共享法庭、网格点等离群众最近的基层组织设立司法共享驿站,建立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引导、调处、对接工作机制,畅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4年7月,西安法院多元解纷中心成立,总站“1”进入实体化运行,多元解纷工作迈入3.0版新阶段。

走进西安法院多元解纷中心,秦创原调解室(知识产权和涉外纠纷)、金融证券、工会医疗、商事调解试点等多个特色调解室依次排列,当事人依需选择相应的调解室,中心还配备了视频联网设备,实现线上调解“一站式”办理。

2024年,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成功14.23万件案件,“1+45+N”多元解纷工作体系获评2024年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青山绿水,是高质量发展应有的生态底色。

近年来,西安法院聚焦秦岭生态保护,建立形成1个中心、1个基地、2个机制、8个工作站为平台和载体的“1128”秦岭生态司法保障体系,实现“横向有联动、纵向有衔接”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全覆盖。

同时,西安法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对护林员、网格员及村委会成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法律培训,在翠华山景区建立“无讼景点”示范点,开展“和法律‘浇’个朋友”主题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等,让生态保护的法治种子播撒至每一个角落。

与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一起护航高质量发展的,还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院作为。

2024年9月21日,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法务示范区加挂“中央法务区”;

2024年10月10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西安市浐灞国际港揭牌成立西安市企业重整服务中心。

以专业司法服务实体机构率先入驻中央法务区,体现了西安法院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和决心。

从《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西安中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不仅列出了涉企重点司法问题清单,更精准施策,为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指明航向,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西安法院构建知识产权法庭和西咸新区、高新区2个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一体两翼”架构,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织密守护网。为抢抓西咸一体化战略机遇,西安法院设立陕西西咸新区人民法院,履职首日接待当事人119人,开启了服务国家级新区建设的崭新篇章。
群众权益得到高质量兑现

群众权益得到高质量兑现

基层稳则天下安。

工作中,西安两级法院将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贯穿立、审、执各项工作之中,不断深化工作举措,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积极践行“如我在诉”理念,开展诉前诉中调解、建设家事纠纷“共享法庭”、提升群众满意度成色;聚焦“一老一少”重点司法需求,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妥善处理老年人涉诉案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供热问题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纠纷领域,优化法治服务供给……一项项举措、一件件实事,持续为民生加码,让幸福加速。

而实现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的法院执行工作,则关乎审判结果是否能落地,群众权益是否可兑现。

委托律师调查、悬赏征集线索、拒执入刑、执转破、交叉执行,2024年,西安法院“五把利剑”同时出鞘,基本实现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

在交叉执行工作中,西安法院通过落实执行局局、庭、处领导包抓片区制度,对交叉执行工作进行单独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向地方法院党组反馈,并与督查部门紧密协作,提升了执行工作的透明度。

从调解、立案到审判、执行各个环节,西安法院都注重兑现和执行的可操作性,强化立审执衔接配合,完善告知、预警前置机制,督促当事人变被动为自动、变自动为主动,从源头上减少执行案件。

2022年至2024年,西安法院总执行到位金额1438亿元,超2022年之前10年的总和,让公平正义进一步实现可见、可享。

“下一步,西安两级法院将统筹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统筹矛盾预防化解和做实定分止争,统筹从严管党治院和激励担当作为,顺应形势要求,强化系统思维、用好改革方法,扎实推动更高水平平安西安、法治西安建设。”西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雷说。

-End-

来源:西安中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