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德故事】开讲啦!第二期:乌东德红军墓九十年守望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6 15:17 2

摘要:1935年4月29日凌晨,中革军委在寻甸鲁口哨发布了《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 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为了迷惑敌人,红军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后,便兵分三路直插金沙江。红一军团为左路军抢占元谋县龙街渡口,红三军团为右路军抢占禄劝县洪门渡口,军委纵队为中路军抢占禄劝皎平

乌东德故事

乌东德红军墓九十年守望

1935年4月29日凌晨,中革军委在寻甸鲁口哨发布了《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 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为了迷惑敌人,红军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后,便兵分三路直插金沙江。红一军团为左路军抢占元谋县龙街渡口,红三军团为右路军抢占禄劝县洪门渡口,军委纵队为中路军抢占禄劝皎平渡口,五军团殿后。

时间来到1935年5月,乌东德镇汤德村青年张朝元,遇到了长征途中经过此地的红三军团先头部队。善良勇敢的他,毫不犹豫地为红军当起了向导,一路引领着部队朝着四川境内进发。等到了四川境内后,张朝元心里惦记着家中年迈的老人无人照料,便向红军辞行,红军给他数个银元作为路费。

张朝元行至汤德村村口巨石附近时,隐约听见呻吟声。他立即返家将情况告知父亲张仲典。父子二人二话不说,当即一同来到村口查看。只见在村口那大石崖下,躺着一个受伤的人,瞧那身服装,分明就是红军战士。父子俩赶忙上前询问,得知他姓苏,是江西瑞金人,在行军途中伤到了腿,实在没办法跟上大部队,只能暂时在此处躲藏养伤。

张朝元此前给红军做向导带路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处处帮助穷苦百姓的桩桩事迹,深知红军是一支为穷人谋福祉的正义之师。于是,他和父亲张仲典一合计,张仲典看着眼前这位年纪尚小又身负重伤的红军战士,心中满是同情,当下便决定让儿子每天给这位苏姓战士送饭吃。

在送饭的日子里,张氏父子了解到这位红军战士读过书、识得字,出于敬重,他们便称呼他为 “苏先生”。又过了几日,父子俩心里琢磨着,苏先生一直待在大石头下,那地方潮气重,对伤势恢复极为不利呀。于是,两人小心翼翼地把他搀扶到了家旁的磨坊中,每日依旧按时送饭,还不辞辛劳地四处找寻草药,精心为他治疗腿伤。

后来,红军渡过金沙江后,国民党的当地武装开始四处搜捕红军战士,一时间,村子里风声鹤唳。张家父子心里害怕会因此受到牵连,无奈之下,只好又把苏先生送回到大石头下躲藏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先生的伤势也渐渐好了起来。有一天,他满怀感激地对张家父子说道:“现在大部队已经走远了,我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追上部队了,这段日子多亏了你们对我的悉心照顾,等我伤彻底好了,我帮你们干农活,也算略表我的感激之情吧。” 张仲典赶忙安慰他说:“苏先生,你呀,就安心养伤,等伤好了再说这些,咱们有啥吃的,就给你吃啥,可别想太多了。”

谁也没想到,6 月 5 日端午节这天,意外发生了。汤德村的地主张仲坤,假惺惺地给这位苏先生送去了几个包子。当张朝元像往常一样送饭过去的时候,却震惊地发现,红军战士苏先生已经没了气息。张朝元心急如焚地跑回家中,将这一噩耗告诉了父亲。张仲典听闻后,不禁长叹一声,痛心地说道:“苏先生死在这儿,真是太可怜了呀。” 随后,父子俩找来几块门板,做成简易的棺材,含着泪将苏先生安葬在了黑泥水井村旁的山坡上。张仲典临终前郑重嘱咐后人:“等我死后啊,也把我葬到这儿吧,以后你们来上坟,可别忘了连苏先生的坟一起祭扫啊。” 后来,张仲典去世后,家中的后人谨遵先辈的嘱托,每次去上坟时,都会捡些石头垒在苏先生的坟上,年复一年,那座坟上渐渐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坟包。

直到事后的几年,真相才浮出水面。原来,竟是地主张仲坤,利用端午这个节日,提前在送给小红军的包子里下了药(那药便是草乌),残忍地毒死了这位红军战士。不过,天理昭昭,作恶多端的地主恶霸张仲坤最终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也算告慰了苏先生的在天之灵。

长征期间,红三军团途经乌东德镇的达作卧、大松树、汤德、新村等 4 个村委会,足迹遍布 10 多个村小组。红三军团的一个加强营,从洪门渡成功渡过了金沙江。一路上,红军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如同播撒希望的火种一般,将革命的理念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同时,红军战士们爱护和帮助穷苦人民群众,与他们同甘共苦、生死与共,赢得了乌东德镇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深深的爱戴。而乌东德镇人民,也把红军当作自己的亲人一般,他们不惧危险,哪怕是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也要为红军带路、帮助受伤的战士。

如今,90 年的时光已然过去,红军的故事依旧在乌东德群众中口口相传,红军和乌东德人民之间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地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熠熠生辉,被一代又一代的人铭记着、传颂着。

2024年,乌东德镇党委、镇政府修葺坟墓并立碑纪念。

(根据汤德村张廷芳、张见宇、张成宇口述整理)

乌东德红军墓

在乌东德镇汤德村委会黑泥水井村小组旁的树林里,四周静谧而深沉,只有偶尔的风声穿过林间。红军战士苏先生之墓静静矗立于此 ,墓前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一方朴素的墓碑,无声诉说着往昔。地下,埋藏着红军战士的遗骨,那是一段峥嵘岁月的见证,是红军战士为了理想与信仰,无畏前行、浴血奋战的不朽证明。虽不知苏先生更多的生平细节,但他定怀揣着对革命胜利的炽热期望,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的英魂,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

红军战士殉难处

终审:周明

来源:禄劝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