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人将日本经济的衰落归咎于中国经济的崛起,但是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在1980年代左右,美国对日本进行了科技领域的制裁,导致日本经济出现动荡。由于美国强力的制裁,导致日本科技产业链在20世纪末陷入困难境地。
据日本AGORA新闻报道称,有些人将日本经济的衰落归咎于中国经济的崛起,但是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在1980年代左右,美国对日本进行了科技领域的制裁,导致日本经济出现动荡。由于美国强力的制裁,导致日本科技产业链在20世纪末陷入困难境地。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开始扩张,由中国企业制造的产品开始销往海外。日本的国民生活也因为中国产品的出口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这极大促进了双方的出口合作,日本民众可以通过进口的方式来获得中国优质的性价比产品。
有人说中国产业的崛起压制了日本产业的发展,日本媒体对此表示反对。其认为,哪怕没有中国技术的崛起,日本也会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败给韩国企业。
日本的经济发展强盛于半导体产业,在日本政府举全国之力推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计划之后,日本的芯片产业发展一度占据了全球领先的地位。日本的索尼、东芝、松下、尼康、佳能等公司,均在政府的支持下成为了国际芯片产业举足轻重的企业。
哪怕是发明芯片的美国企业,也在日本芯片技术的发展下被压了一头。不但美国的产品在各个方面都比不过日本产品,而且还需要向日本企业进口芯片产业所需的制造材料。
索尼的老大盛田昭夫,与日本的政府官员合作撰写了一本书,名字叫《日本可以说不》。
该书籍的内容不但明确表示了日本在芯片技术上面的领先地位,而且还表示美国企业根本离不开日本的技术产品,日本企业有资格拒绝并且压制美国企业在芯片技术上面的发展。
这本书发布之后,对美国的科技企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甚至影响到了美国英特尔、AMD等企业在产品运营上面的经济发展。
于是美国在1985年颁布了《美日半导体协定》,通过谈判的方式迫使日本政府限制日本企业对美国芯片的出口,而且要求其设定最低价格,这直接削弱了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针对于来自日本企业的芯片和电子产品,征收100%的关税,压缩了日本企业在美国市场的生存空间。并且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将这项制裁措施进行合理化解释。
就在日本企业被美国制裁压制的叫苦连天的时候,韩国的三星集团趁虚而入,以高于日本企业几倍的薪资待遇,挖走了日本东芝公司的一大批工程师。日本东芝曾经是全球存储器的老大,一度占据了全球闪存市场80%的市场份额。
在三星将东芝的技术人员挖走后,三星电子瞬间切入闪存市场,以低价的产品策略重创了日本东芝,将东芝的市场份额从80%逐步削弱到10%。
并且在此过程中,美国不但默许三星可以通过低价的产品抢市场,而且还通过政策倾斜,帮助三星抢夺日本的工程师团体,一步步瓦解日本企业的发展命脉。
日本企业不敌美国的强势制裁,选择与美国进行谈判,签署《半导体协定》,承诺用日本的芯片技术来扶持美国的企业,并且保证美国的芯片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技术制裁之后,日本的经济发展陷入了低迷时期。这时候正好赶上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化发展阶段,中国开始跟国际上面的大公司进行合作发展。
日本松下在90年代向中国长虹公司转让了显像管技术专利,长虹公司在后续的发展中一度成为了中国电视行业的巨头之一,而日本的松下公司也通过收取技术授权费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收入。
日本的生活类品牌,例如优衣库、无印良品等品牌,也通过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功进入了中国市场。依靠跟中国市场的合作,日本的生活品牌在消费类产品当中呈现了逆势增长的趋势。并且由中国企业制造的生活产品,依托中国市场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在质量和价格上面有着明显优势。
并且依靠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日本佳能公司将部分相机的制造生产线转向了中国珠海,不但帮助中国企业掌握了光学传感器的相关技术,而且还通过中国成熟的制造产业链,以合资建厂的方式制造出了性价比较高的相机产品销往全球,给双方企业都产生了积极有利的影响。
来源:大漠过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