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0日,福建省泉州市“2024年度赋能营商环境十大数字化应用”推选结果公布,洛江区政务服务中心申报的AI政务智能导办平台“洛易办”,凭借其智能化、便捷化、精准化的服务上榜。该平台既是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也是全天候的“智能政务顾问”,不仅让群众办事从“跑
3月20日,福建省泉州市“2024年度赋能营商环境十大数字化应用”推选结果公布,洛江区政务服务中心申报的AI政务智能导办平台“洛易办”,凭借其智能化、便捷化、精准化的服务上榜。该平台既是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也是全天候的“智能政务顾问”,不仅让群众办事从“跑断腿”变为“指尖点”,更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打造便民利企生态圈,为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注入强劲动力。
从“跑断腿”到“指尖办”,从“政策难寻”到“AI秒答”,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智感,成为洛江推动营商环境升级跃迁的一个重要抓手。近年来,洛江聚焦政务、市场、法治、投资、人文五大环境,全力擦亮打响“洛地有声”一流营商环境品牌,以数字化为笔、法治为墨、服务为纸,构建起“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的营商环境新生态。洛江“三箭齐发”,实现政务服务效率提升65%、市场主体突破8.1万家,以“洛地有声”的实践,书写“营商优无止境”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数智加码 重塑政务服务新生态
“动动手指,事就办成!”这是洛江群众办事的真实写照。依托“数字政府”建设成效和改革红利,洛江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分析预判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通过智能问答、智能预审、智能导办等方式,打造泉州市首个综合性的AI政务智能导办平台“洛易办”,并接入DeepSeek大模型,以技术革新破解传统政务服务事项“寻找难”“理解难”“多趟跑”痛点。
平台以“颗粒化拆分”思维,将复杂的政务服务拆解为标准化、场景化的步骤,让群众办事如同“点菜”般简单。平台应用“门牌二维码”服务,将政务服务入口嵌入全区门牌系统,打造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场景,群众扫码即入,真正实现“服务到家”;依托智能客服,不仅能理解口语化提问,提供24小时全天候智能问答场景,同时还结合知识库信息,搭建分级导航菜单,分步式提问主动引导,结合上下文自动生成详细攻略,实现“服务不打烊”;此外,以一场数据赋能的“免填单”革命,构建“无感办”场景,通过对接公安、社保等部门数据库,实现了身份证、房产证等个人信息的自动填充,用户只需核对信息即可提交,全程“零手动输入”。这一创新,使企业和群众办事材料准备时间减少70%。
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体现在办事效率的提升,更在于通过政务服务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释放区域创新活力。从数字化应用归集电子证照28万条,实现“一证通办”;到“政策计算器”精准匹配企业需求3200余家,减少政策盲区;再到23台政务一体机构建“15分钟智慧服务圈”,让“数据跑”替代“群众跑”。洛江以“数字翅膀”托举政务服务,构建起“数据共享—服务升级—产业赋能”的良性生态链,推动营商便利度跃升新台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法治筑基 护航企业安心稳发展
如果说数字化是营商环境优化的关键变量,那么法治便是最佳的“防护网”。
在洛江的法治实践中,一组数据彰显治理效能:两起历时两年、历经八轮诉讼的企业行政争议实现案结事了,涉案企业达成民事和解;两家用人单位向农民工支付劳动赔偿金逾116万元;走访企业183家开展司法服务466次,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138项,化解涉企矛盾73起。
作为营商环境的压舱石,法治建设持续释放制度红利。洛江区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三官一律”协同治理机制,通过法官、检察官、警官与律师的专业力量下沉网格,组建复合型法治服务团队。这支队伍通过定期入企走访、精准把脉问诊,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法治营商品牌。该创新模式不仅入选《决策参阅》全省推广,更斩获市级创新案例“双十佳”与省级“百优”案例殊荣。
在金融纠纷化解领域,区综治中心与法院、金融机构协同构建“预防-调解-诉讼”全链条解纷体系。2024年,综治中心成功调解金融纠纷15起,依托线上平台化解163件,音视频调解49件,诉讼程序处理398件,发出支付令23份,形成分层过滤、多元解纷的良性机制。
针对新兴业态劳动关系,洛江创新设立双中心保障体系:在零工市场与职工服务中心同步建立劳动者权益保障平台,组建由仲裁员、监察员、法官等12名专业人员构成的首批调解团队。该机制运行以来,已为快递、直播等新兴行业提供法律咨询120余人次,化解劳资纠纷35起涉及78人,追回欠薪93万元,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从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到金融纠纷源头治理,从网格化法治服务到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洛江区通过司法提速与机制创新,持续擦亮法治营商金名片。这种“法治筑基+服务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正成为激发市场活力、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服务升级 激活市场全周期动能
从“法拍房过户跑多次”到“一窗办结”,从“项目验收马拉松”到“模拟即投产”,洛江区以服务革新打通营商堵点,构建全周期、多层次、精准化的服务体系,推动营商环境从“便捷化”向“增值化”跃升。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首创“法拍房e窗办”,联动多部门,简化流程手续,实现不动产过户“零跑腿”;推出“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平台”,建立“1+3+N”服务机制,通过“圩日服务”“模拟验收”等举措,推动弘力电气等20余个项目实现“验收即投产”,审批周期平均缩短30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早午晚餐会”、乡贤招商会等常态化沟通平台,联动开展“体验式”监督,跨部门协同走访企业,推动政策精准匹配、企业诉求高效解决。
深化“就近办”改革,在工业园区布局“益企服务站”,下沉91项涉企高频事项至社区,提供“受理—审批—领证”一站式服务,累计解决企业问题40余个,减少企业跑动次数超80%;构建“金融+人才+科技”立体化服务网络,创新“政银企直通车”机制,政银企对接授信23.75亿元,技能人才新增2253人,科技服务助力37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布局。
服务链的延伸,让企业从设立到壮大全程“无忧”。洛江正以服务升级为轴心,以数字化打破政务壁垒,以法治筑牢信任根基,将营商环境“质感”和“温度”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以“洛地有声”的魄力,构建起“营商优无止境”的生态闭环。未来,洛江将继续以“优”为标,以“智”为擎,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疾驰前行。(供稿人:林杰 李艺深 黄溦)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