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共和建设典型经验】廿地乡:党建引领“积分制” 激发乡村治理“强引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6 16:47 3

摘要:编者按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省州县委对平安建设工作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平安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把推进平安共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平安,用讲政治的标准衡量平安,以讲政治

平安共和建设典型经验●廿地乡

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省州县委对平安建设工作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平安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把推进平安共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平安,用讲政治的标准衡量平安,以讲政治的责任抓实平安,在想干、敢干、会干的氛围中进一步巩固了平安共和建设“好”的势头,实现了“新”的发展,积累了平安建设“两年成效显现”好的经验和做法,呈现出了可圈可点的共和经验。为进一步激发干劲,鼓舞士气,促进工作,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总结提炼各乡镇、各部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了在平安共和建设中具有借鉴意义的典型经验供大家交流,请各乡镇、各部门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切实营造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全力维护全县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推动平安共和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乡镇简介

廿地乡切扎村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村庄,位于廿地乡政府驻地西北约2公里处。全村共有五个社,农牧户479户1748人,党员41名。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切扎村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村民参与度不高、环境卫生整治难度大、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县委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切扎村积极探索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的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小”积分兑换“大”治理,激发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主要做法01加强组织领导

切扎村党支部在积分制管理中发挥领导作用,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积分制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工作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村“两委”成员、党小组成员、驻村工作队、村民代表等,确保积分制管理的顺利推进。同时,乡党委加强与其他部门及联点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物资和资金支持,成立积分兑换超市,截至目前,协调海南州科协、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等部门捐助抽纸、洗洁精、热水壶、折叠桶等29种类型物品约1030件,联点单位县公安局出资2.33万元购买展示柜、高压锅、冰柜、洗衣机等,为积分制管理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02制定积分标准

根据乡村治理的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制定了符合切扎村实际的积分标准。通过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数量化指标,制作5分、10分、20分、30分、50分、100分等不同分值的积分卡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并给予相应物质奖励,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积分内容涵盖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产业发展、文明乡风等多个方面,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03广泛宣传动员

为了提高村民对积分制管理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切扎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宣传资料、利用村广播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同时,组织党员、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进行宣讲,解答村民的疑问和困惑,增强村民对积分制管理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04实施积分评价

按照积分标准,切扎村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量化评价,形成积分记录。评价过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积分评价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建立积分公示制度,在机房内公示栏内定期公布积分排名和奖励情况,增强积分制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05强化结果运用

根据积分排名和奖励情况,将积分结果与村民的福利待遇、评先评优等挂钩,增强积分制的激励作用。此外,还积极探索积分兑换机制的创新,将积分与村民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兑换生活用品等,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参与治理带来的实惠。

经验与启示01

提升了村民的自治意识

积分制管理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村民家庭积分制参与率100%,增强了村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参与积分评价,村民更加关注乡村公共事务,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社会治安维护等活动,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同时,积分制管理还促进了村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02

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

积分制管理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激发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村民在获得积分和奖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从而更加愿意参与乡村治理工作。此外,积分制管理还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示范引领,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形成了党群共治的良好局面。

03

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

积分制管理通过量化评价村民的日常行为,及时发现和解决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同时,积分制管理还促进了村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减少了因误解和矛盾而产生的冲突和纠纷。此外,积分制管理还注重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通过制定和执行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行为举止,提升乡村的文明程度。

04

村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通过学习法律法规获得积分,村民法治思维得到加强,以法治方式参与管理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比如,村民自觉落实平安建设、乡村治理,并参与构建牧区安全网络,逐步形成政府组织、村民自治的工作新格局。

05

乡村德治成效明显增强

通过积分治理扬文明新风,村民素质逐步提升,推动乡风文明由“景美”向“德美”延伸,换“新颜”与焕“新风”共融,村庄环境卫生持续改善,邻里矛盾纠纷明显减少,乡邻之间更加和谐友爱。

来源:共和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