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事业上升期毅然辞职,选择从头开始,帮助传统手工艺拓宽市场、融入时代、走向国际。2024年度“通州榜样”提名奖获得者殷丽莉不仅为自己的人生打开全新大门,也为非遗传承开启一扇窗,迎入灿烂阳光。
在事业上升期毅然辞职,选择从头开始,帮助传统手工艺拓宽市场、融入时代、走向国际。2024年度“通州榜样”提名奖获得者殷丽莉不仅为自己的人生打开全新大门,也为非遗传承开启一扇窗,迎入灿烂阳光。
由企业高管到从零创业
在学校汲取财务、金融管理知识,毕业后入职各大知名公司,职业生涯的前十几年间,殷丽莉主要从事境内外投融资和管理工作,事业有成,稳步上升。
她与非遗的缘分始于2017年,她陪同贵州、广西的绣娘到国外参加人文交流活动。刺绣艺术品风格独特,传承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非遗风采不仅令外国观众赞叹,也震撼了殷丽莉。
现场刺绣艺术品销售火爆,让她发现了市场需求,同时也让她了解到绣娘们的技艺全靠祖辈传授,绣鞋、背带等作品在现代城市中的应用场景较少,技艺传授和作品销售渠道有限。
“能不能通过市场化运营,让非遗和现代生活接轨,成为时尚、走入国际?”萌生了这个想法后,殷丽莉花了数月时间开展调研,奔赴云南、贵州、甘肃等地探访,了解非遗传承保护和市场转化情况。2018年,她顶住压力,毅然决定离开舒适区,成立融今文化和融懿国潮公司,全身心投入创业。
“从高薪、稳定的企业管理者到风险自担的创业者,很多人都不理解我的选择,包括我的家人。但这是经过冷静决策的结果,也是我心之所向。”殷丽莉说道。
为传承非遗开辟新道路
创业之初,公司的产品和项目广受欢迎,发展蒸蒸日上。然而2020年遇上行业寒冬,不少订单进度停滞,市场低迷。资金、运营、人才……各种重担压来。“我是企业的救火队员,哪里有问题,都要第一时间去解决。”
要度过难关,最重要的突破口是市场。她从零开始接触市场,摸索前行,带领公司“双管齐下”,努力打通线上和线下两条渠道。线上与知名主播合作开展直播,线下走入商场、景区、产业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售半径。那两年,她跑遍北京、哈尔滨、重庆、杭州等城市,与近20家大型商场、景区探讨合作的可能。
目前,融今文化已形成“非遗+文创”“非遗+教育”“非遗+文旅”三大板块业务,结合文旅项目,让非遗融入生活场景;将非遗技艺送进校园,开设非遗系列课程;打造非遗主题工坊,打通产业上下游。“融懿”非遗文创产品、“融懿学堂”非遗体验课陆续入驻各商业街区、景区、文化空间。
自我实现与贡献社会结合
创业过程中,殷丽莉的儿子是她的忠实“粉丝”。“他是唯一始终支持我创业的家人。学习之余他会主动了解我的工作动向,把做非遗志愿者的经历做成英文短视频分享给老师同学。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骄傲,但在他的朋友圈里,妈妈是他的骄傲。”
孩子的支持给她很大的心理慰藉,与传承人们的交流更令她感动。殷丽莉常常到云南、贵州等地为传承人开课讲解产品开发设计、市场拓展和营销。在大理调研时,她结识了一位手工艺带头人,其传承人父亲离世后,毅然接手了扎染厂。由于经验不足加上行业整体环境影响,工厂效益非常不好。殷丽莉与工厂签约,将其作为长期生产基地,让扎染厂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2024年再次去工厂探访,厂长激动地握住她的手不肯松开,厂长说如果没有当时那一份份订单,她真的没有做下去的决心了,也许几十位匠人都要失去这份工作。
“守正而创新,让大美非遗走进人们的视野,让工匠精神重焕生机,让非遗与传统产业双向奔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得到保护,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一切努力都值得。”殷丽莉说道。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