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东部时间3月15日下午,美军对也门多地展开空袭,造成数十人死亡。但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堡24日表示,他在美军行动两小时前就得知了这一空袭计划!
美国东部时间3月15日下午,美军对也门多地展开空袭,造成数十人死亡。但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堡24日表示,他在美军行动两小时前就得知了这一空袭计划!
具体怎么回事呢?
和小密一起来看
↓↓↓
事件详情
戈德堡在《大西洋》月刊24日发表的文章中详细叙述了事件经过:3月11日,他在“信号”(Signal)信息应用软件收到一个名为“迈克尔·华尔兹”的用户发来的连接请求。迈克尔·华尔兹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但戈德堡当时并不确定这是否为华尔兹本人的账号。
两天以后,戈德堡收到通知,称他被邀请进入了名为“胡塞PC小组”的群聊,名为“迈克尔·华尔兹”的用户发给该群的一条信息称,建立“负责人小组来协调关于胡塞武装的事务,特别是未来72小时内”。
《大西洋》月刊网站上戈德堡文章的截图
戈德堡称,国防部长赫格塞思15日在群聊中透露了即将在两小时后对也门胡塞武装进行打击的作战细节,包括打击目标、美国将部署的武器以及攻击顺序等信息。此后,胡塞武装的目标按照预定时间遭到空袭。
而在我们身边
工作群泄密案件也频频发生
↓↓↓
案例一:
某县教体局从机要渠道收到省委有关专项工作组下发的一份秘密级文件后,该局局长批示传达至各学校落实,办公室借调人员胡某为尽快落实文件精神,将文件全文拍照并发布至各学校校长微信工作群。某校校长张某未经查看就将文件照片转发至该校教师工作群,文件立即被群成员多次转发,迅速在数十个微信群传播,造成泄密。案件发生后,胡某、张某均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案例二:
某市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曾某,收到上级单位下发的一份秘密级文件,要求紧急传达落实。因需要阅办的领导外出不在,曾某为尽快将文件传达到位,遮盖文件密级标志进行扫描,将电子版文件发送至单位微信工作群,造成泄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第五十七条第七款规定:“未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采取有效保密措施,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机关、单位工作群应该怎么管理?
小密给你来支招啦!
↓↓↓
一、严把关:建群先审批
坚持非必要不建立原则。
01、审批建群
部门依工作需要提出申请,写明用途、准入范围、建立时间及责任人,报经有关领导和保密工作机构审批同意后建立。
02、规范群名
名称统一规范,可采取编号、拼音首字母等形式,勿涉及单位和业务性质,名称变更及时报告。
03、建档备查
建立《微信工作群管理台账》,注明群名称、群主、成员姓名、建群目的、时间及解散日期等,报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备案。
二、严要求:日常严审核
坚持“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确定群主为群管理员,签订《微信工作群管理员保密责任书》,压实保密管理主体责任。
01、明确要求
发布群公告,明确保密要求。包括限定群内信息发布范围,群组交流内容应为周知性的一般信息;要求群成员自觉遵守不谈密、不传密、不转密、发现泄密情况及时报告等行为规范。
02、成员管理
验证成员身份,落实群内成员实名制,不得擅自拉人入群或者退群等要求。
03、提醒监督
监督群内信息发布情况,发现群成员发布违规内容及时提醒。
04、及时报告
发现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工作秘密内容的,第一时间提醒撤回并向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报告。
三、严管控:事毕即解散
坚持“建立—解散”全程管控原则。
01、定期检查
要将微信工作群管理情况纳入保密检查重点内容,排查风险隐患;动态更新微信工作群台账,检查群内信息发布情况。
02、严控数量
严格清理、控制微信工作群的规模及数量,对一些必要的工作群进行整合,做到防患于未然。
03、及时解散
及时解散僵尸群、临时群。专项工作群等非日常工作群,工作结束后应立即解散。
04、责任追究
发布涉密信息致泄密案(事)件发生的,将按国家法律法规及保密制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来源:成华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