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2至22日,山东歌舞剧院举行业务技能大赛,舞剧团、民族乐团、交响乐团、歌剧团近150名演职员登台展示,来自全国一线院团及艺术高校的专家评委现场打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
3月12至22日,山东歌舞剧院举行业务技能大赛,舞剧团、民族乐团、交响乐团、歌剧团近150名演职员登台展示,来自全国一线院团及艺术高校的专家评委现场打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业务考核打破“闭门”传统,将舞台“开放”。除了邀请观众现场观摩,还面向全网直播,开省内文艺院团直播考核先河。数据显示,四场直播总观看人数超11万人次,点赞量19.5万,全网曝光量达100.86万。
“相较以往,这次大赛对演员的综合性要求更高。”有演员说出考核感受。“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屏幕前的观众被演员精彩的表演折服,演艺同行则对剧院敢于“亮家底”的直播形式点赞。
“一个业务团,要靠业务说话。不亮剑怎知剑利钝?不亮剑怎知剑锈锐?院团缺少的就是亮剑精神。敢于亮剑是一种态度,剑锋不利继续打磨,剑体不锐继续抛光。”3月25日,山东歌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贝在采访中,以“亮剑精神”诠释直播业务考核的改革深意,直面观众与行业审视,无论演员表现优劣均公开展示,以此激发院团自我提升动力。
据介绍,考核结果与演员职业发展绑定,在职演员成绩关联职称评聘,非在职演员薪资按ABC三档调整,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通过“一年一考、一年一调”的动态管理,倒逼人才成长,破除“铁饭碗”思维,为院团长期发展注入活力。
此外,剧院还将启动人才扶持计划。2025年起,每年从四大团中选拔8名人才(每团2人),实施为期三年的资源倾斜“定制化培养”,五年时间累计培养40名重点人才,形成阶梯化人才梯队,为艺术创作筑基。
从直播业务考核,到扶持计划的启动,山东歌舞剧院这一系列的动作是今年剧院“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方案的落地举措之一,也是山东文艺领域深化改革的缩影。
近年来,山东坚持守正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积极推动院团改革创新,助力院团出人出戏。去年以来,山东艺术创作演出繁荣活跃,话剧《烟火人间》、民族管弦乐《写意齐鲁》等一批作品在全国产生影响。2025年,山东将强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落实“齐鲁文艺高峰计划”,抓好民族舞剧《大染坊》等全省重点艺术作品创作,强化艺术人才培养,全方位培养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领军人才。
“此番‘亮剑’,是为艺术的攀登蓄力。我们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以高质量发展为战略牵引,希望能够借着改革的东风,在‘十四五’收官之年提交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同时也为‘十五五’做好提前的谋划。”李贝说。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