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在山东寿光,我亲眼见过一个卖菜网红翻车。小姑娘花3万租设备、2万买流量,直播间里又唱又跳一整天,最后卖了8箱西红柿——扣掉运费倒贴3000块。现在抖音上10个带货主播里,有8个播放量不过千。为啥?城里人看腻了套路,平台流量费越来越贵,普通老百姓根本玩不起。
一、为啥说"网红带货"快凉了?咱们算笔账就懂了
去年在山东寿光,我亲眼见过一个卖菜网红翻车。小姑娘花3万租设备、2万买流量,直播间里又唱又跳一整天,最后卖了8箱西红柿——扣掉运费倒贴3000块。现在抖音上10个带货主播里,有8个播放量不过千。为啥?城里人看腻了套路,平台流量费越来越贵,普通老百姓根本玩不起。
孙洪鹤说"网红经济下沉不到乡村",这话太实在了。你去村里看看,60岁大娘直播卖土鸡蛋,不需要美颜滤镜,不用编故事,架个手机就能播。去年河南有个村,大妈们组团在猪圈旁边直播卖黑猪肉,一个月卖出县城半年的量。乡村自带真实场景,这才是流量密码。
二、乡村电商为啥能成?三个"现成"摆在那
1、现成的货源:
五常农民老张跟我说:"以前大米卖给粮贩子,3块钱一斤还得求人收。现在搁家里拍插秧视频,煮饭时开直播,5斤装卖68还包邮。"村里最不缺的就是土特产,关键得会讲故事。河北赵县的雪花梨,套个"慈禧贡梨"的典故,价格翻三倍照样抢光。
2、现成的物流:
现在快递能送到99%的行政村。我在云南山区见过更绝的——村口小卖部当快递代收点,赶集的老乡顺便把快递捎回寨子。一个做菌菇生意的小伙跟我说:"从山上采下来到客户手里,比城里外卖送奶茶还快。"
3、现成的客户:
全国农村网民2.9亿,他们不光会买,更敢买。去年拼多多数据,农村地区智能马桶盖销量涨了230%,净水器涨了180%。城里人觉得土的东西,在老乡眼里可能就是宝贝。湖南湘西的腊肉,在北上广卖不动,在云贵川湘的乡镇市场卖爆单。
三、孙洪鹤说的"先生存再发展"有多实在?
认识个90后姑娘小王,在菏泽做汉服直播。城里竞争不过大主播,她跑回村里拍:玉米地里穿汉服摘菜,老屋门前织土布,拖拉机当背景走秀。三个月粉丝涨到20万,现在带着全村老太太做手工发饰,一个月净利润5万多。她说:"在城里打工,扣掉房租不如回家拍短视频。"
更绝的是安徽阜阳的老李。原本在义乌摆摊,疫情后回老家搞"乡村版奥特莱斯":把服装尾货拉回村里,大集上支个棚子搞直播。城里卖不动的过季棉袄,老乡们抢着要。他说:"城里人讲究款式新,我们这讲究厚实耐穿,根本就不是同一批货。"
四、普通人怎么下手?记住这"三不原则"
1、不贪大:
别学李子柒搞大制作,先拿手机拍日常。江苏盐城的大姐拍腌咸鸭蛋,从挑鸭蛋、和泥巴到流油的过程,600个视频攒了8万粉,现在定制腌蛋坛子都卖脱销。
2、不跟风:
云南有对夫妻专做"骂架式直播"。男的假装嫌媳妇茶叶卖太便宜,俩人当着镜头吵架,观众看着乐呵,反而觉得价格真实。这种土味套路,城里人学不来。
3、不烧钱:
千万别借钱买流量。四川泸州的柑橘种植户,每天早中晚固定拍果园实况,坚持半年突然有条视频爆了。现在他家柑橘供不应求,跟我说:"就像种地,该施肥时施肥,但天天催熟肯定长不好。"
结语
孙洪鹤这话说得透亮:与其在城里卷直播,不如回村卖特产。现在国家政策往农村倾斜,快递物流全部打通,手机就是新农具,直播就是新农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说要培养10万农村电商带头人,这可比当网红实在多了。
说句大实话:能在老家把苞米卖出花样,何必在CBD写字楼里吃泡面?乡村振兴不是空话,是真金白银的机会。咱们普通人要做的,就是放下身段,把家乡的土疙瘩变成金疙瘩。
来源:崔国上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