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共启新篇 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与青岛市图书馆教联体签约仪式圆满举行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6 21:14 2

摘要:为充分发挥学校与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共同促进师生及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提升,2025年3月26日下午,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青岛三十七中)与青岛市图书馆“馆校合作”教联体签约仪式在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举行。

“馆校合作”,共启新篇 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与青岛市图书馆教联体签约仪式圆满举行

为充分发挥学校与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共同促进师生及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提升,2025年3月26日下午,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青岛三十七中)与青岛市图书馆“馆校合作”教联体签约仪式在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举行。

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副校长张小青,青岛市图书馆副馆长牛泉,青岛市教科院初中历史教研员李子男、图书馆研究员、社区代表、附中家委会代表、附中历史教研组、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由附中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安翔主持。

深化合作,共启新篇

活动伊始,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张小青副校长致辞。他指出,此次合作是学校深化教育创新、拓宽育人路径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助力学生成长的新起点。

青岛市图书馆副馆长牛泉在致辞中强调,双方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古籍文献研读、主题研学、文创设计等多样化实践,让历史学习“活起来”,为青少年提供更广阔的成长平台,在文化和教育发展中实现“1+1>2”的效率。

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双方代表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并举行“馆校合作”教联体揭牌仪式。为进一步深化合作,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将青岛市图书馆正式设立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基地”,宣告双方在资源共建共享、文化活动合作、人员交流与培训、数字化服务协同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



青岛市教科院初中历史教研员李子男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合作“让历史走出课本”,不仅是资源互补的典范,更是推动历史教育从“知识传授”向“实践育人”转型的创新探索,标志着“馆校合作”的全新征程正式开启,期待同学们在典籍中触摸历史,在实践中感悟文化。

文化浸润,成果初现

签约仪式后,青岛市图书馆《永乐大典》主题展览与教科院附中“隋唐风华”文创设计大赛作品展在体育馆展厅隆重举行。

跟随着青岛市图书馆讲解员的引导,《永乐大典》主题展览走进校园,以珍贵古籍为载体,生动还原历史场景,现场参观的学生们对古籍兴趣满满,展现出了附中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探究热情。

教科院附中初一历史教研组的教师们依托“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文创产品。学生们从天文历法、雕版印刷等知识点切入,结合艺术设计思维,呈现出明信片、扇子、画作等丰富多彩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历史与艺术的跨学科融合,彰显了学科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2024级7班的曲姿涵同学分享了自己临摹《送子天王图》画作长卷的心得体会,通过绘画将历史事件具象化,重现盛唐气象,使她真正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





携手同行,书写教育新章

“教育不仅是课堂内的传授,更是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的实践。我们期待通过馆校携手,培育更多心怀家国、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

本次合作是落实历史学科新课标的重要举措,旨在围绕历史学科实践育人、资源共建、协同发展等领域,共同打造“校家社”三位一体的教育联合体样板。附中历史教研组将致力于整合图书馆的丰富馆藏与学校的学科优势,构建“场馆+课堂”融合的教育新模式,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以书为媒,馆校共育;以文载道,薪火相传。此次“馆校合作”教联体签约仪式,标志着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与青岛市图书馆的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双方将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原则,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全民阅读、文化传播与教育资源共享,凝心聚力,并肩前行。

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