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舞蹈的节奏,打破耳畔的寂静;用音乐的旋律,驱除眼里的黑暗……3月26日,第十届浙江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浙江音乐学院启动,来自全省各地的残疾人朋友在舞台上尽情绽放。
用舞蹈的节奏,打破耳畔的寂静;用音乐的旋律,驱除眼里的黑暗……3月26日,第十届浙江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浙江音乐学院启动,来自全省各地的残疾人朋友在舞台上尽情绽放。
四年一届的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是浙江特殊艺术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各市残联精心组织、层层选拔,共选送88个节目,涵盖舞蹈、器乐、声乐、戏曲四大类。近800名演职人员参演,人数创历届规模之最。
“虽然身体有残疾,增加了表演的难度,但他们还是有着很好的艺术呈现,这难能可贵。作为评委,我们会认真严谨打分,同时也怀着大爱之心来看待这次比赛。”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徐颃说。本次汇演邀请了省内外18位文艺界专家担任评委,评选出的优秀节目,还将代表浙江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的比拼。
“本次汇演的艺术水准显著提升,参演节目在创作立意、表演技巧上实现质的飞跃,涌现出多个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精品力作,充分体现我省残疾人特殊艺术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成效。”省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有人工耳蜗儿童合唱团首次登台献唱,以科技重构听觉艺术表达,也是汇演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浙江持续推动特殊艺术繁荣发展。全省目前拥有国家级残疾人艺术示范基地3个,省级残疾人艺术示范基地22个,各级特殊艺术团体88个,每年公益演出近千场。我省残疾人曾在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杭州亚残运会开闭幕式等重要场合献上精彩演出。浙江选送的作品在历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屡获大奖,曾2次荣获全国残疾人文化艺术最高奖“奋发文明进步奖”,多次在央视展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