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5日,复星医药(600196.SH,股价24.55元,市值656亿元)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410.67亿元,同比微减0.80%;归母净利润27.70亿元,同比增加16.08%。受益于供应链管理、运营效率提升等举措,复星医药经
3月25日,复星医药(600196.SH,股价24.55元,市值656亿元)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410.67亿元,同比微减0.80%;归母净利润27.70亿元,同比增加16.08%。受益于供应链管理、运营效率提升等举措,复星医药经营现金流为44.77亿元,同比增长31.13%。
3月26日,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在2024年度业绩会上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表示,资本市场目前仍处于“春寒料峭”的低迷状态,前几年持续的价格压力给行业带来了挑战,行业仍处于低谷期,“我们还是要重视自身的造血能力、重视自己的现金流”。
“聚焦”与“瘦身”财报显示,复星医药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分业务板块看,2024年,复星医药的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9.24亿元、43.23亿元、76.47亿元,分别同比减少4.29%、减少1.53%、增长14.61%。
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聚焦”与“瘦身”是整个复星系去年以来在运营管理上的关键词。上市公司财报称,2024年,复星医药在质量提升、成本控制、效率提升、周期管理、创新研发等环节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推动运营效率和盈利空间的提升。报告期内,毛利率减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2.45个百分点,剔除新并购企业的影响,管理费用下降3.55亿元。
记者注意到,“瘦身”方面,复星医药在2024年通过股权转让或者股权重组的方式处置了包括重庆国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国融乐养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六家子公司。天眼查显示,这六家子公司的经营范围大多为健康咨询服务、养老服务等。
此外,今年3月13日,复星医药公告称,将出清其所持的和睦家医疗股份;具体而言,其子公司复星实业拟以现金1.24亿美元对价,向Calcite Gem转让其所持标的公司(其主要资产系其通过控股子公司NFH持有及运营的“和睦家”医院和诊所)940万股普通股;交易完成后,复星医药将不再持有标的公司股份。
吴以芳强调,公司在2024年持续推进资产结构优化,通过出售持有的资产等回笼资金约30亿元,2025年还将继续加大回笼资金力度,退出和整合非核心、非战略、低效率的资产,集中资源聚焦核心业务,以实现资产结构的优化和资产效能的提升。“可能一些过重的资产我们也会考虑去处理,这样的话确实能放下包袱,能够进一步改善公司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
针对复星医药未来三到五年“聚焦”的战略重点,吴以芳的回答则是:高价值的创新药以及高价值的医疗器械。财报显示,2024年,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55.54亿元;其中,研发费用36.44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19.10亿元。
复星医药方面表示,公司聚焦肿瘤(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重点强化抗体/ADC(抗体偶联药物)、细胞治疗、小分子等核心技术平台,并与产业基金合作布局核药、RNA(核糖核酸)、基因治疗、AI(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等前沿技术。
坚信CAR-T会被纳入丙类目录财报显示,2024年,复星医药制药业务销售额过亿元的制剂或系列共49个。其中,超过10亿元的大单品共四个,分别为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肝素系列制剂。
记者注意到,除了上述提到的汉曲优以及汉利康,汉达远(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汉贝泰(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也是复星医药营收过亿元的产品,而这四款产品均为复星医药子公司复宏汉霖的生物类似药产品。参照此前广东等11省联盟集采中,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价格降幅近50%;面对即将到来的全国性生物类似药集采,复星医药的整体营收预计将遭遇一定冲击。
对此,吴以芳表示,国内很多生物类似药获批时间并不长,“我们第一个上市的(生物)类似药刚满五岁”;生物类似药的投入也非常大,“可能还没有几家(企业)真正回了本”。因此,站在企业角度,希望未来在推动生物类似药集采时,在进一步提高药品可及性的基础上,能给生物类似药产业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
复星医药从Kite Pharma引进的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产品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去年则为3亿元至5亿元销售规模区间。2024年,为进一步巩固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优势地位,复星医药增持细胞治疗平台复星凯瑞股权至100%,并将与Kite Pharma继续推进奕凯达及Brexu-Cel(即在研项目FKC889)在中国的开发和商业化合作。
吴以芳补充道,在完成对复星凯瑞的100%全资控股后,公司进一步强化了其创新研发能力。现阶段,复星医药希望通过自主研发与业务拓展(BD)相结合,全面丰富和拓展复星凯瑞的研发管线。除了血液瘤,公司也在积极评估CAR-T进入实体瘤的可行性。
复星医药对计划于年内出台的丙类医保目录也充满期待。“现行医保目录强调保基本、广覆盖,将临床价值高、超出范围的药品纳入丙类目录,是一件大好事,CAR-T产品恰恰好符合这一定位,我们坚信CAR-T会被纳入丙类目录。”吴以芳说。
每日经济新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