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科学故事 读智慧篇章 ——顺义区“科普阅读进校园”活动精彩纷呈

摘要:11月25日,在中关村三小顺义学校开展的一场科普讲座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亮介绍“中国天眼”时抛出了这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有胆大的同学说“够14亿人吃”,有的马上加到“80亿人”……李老师公布的标准答案令所有人惊叹:这口“锅”煮的

“这口500米‘大锅’如果用来煮饭,够多少人吃呢?”

11月25日,在中关村三小顺义学校开展的一场科普讲座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亮介绍“中国天眼”时抛出了这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有胆大的同学说“够14亿人吃”,有的马上加到“80亿人”……李老师公布的标准答案令所有人惊叹:这口“锅”煮的饭够全球80亿人吃上两顿!

短短一小时的讲座,让孩子们意犹未尽。“想知道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吗?其实答案都在书里。”李老师的话,道出了科普阅读的魅力,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求知的种子。

11月12日起,顺义区科协联合区教委开展的“科普阅读进校园”系列活动,为全区中小学生带来了六场别具特色的科普讲座,并向到访的每所学校捐赠一批入选“首都科普好书”的精选图书。从化学工业到计算机技术,从航天探索到生态保护,从天文历史到生物多样性,六位专家用各自独特的视角,为莘莘学子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

大师精神 薪火相传

在北京市十一学校顺义学校,“侯氏制碱法”创始人侯德榜的长孙、教授级高工侯盛锽以《我的爷爷侯德榜》为题,为高中生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科学报国故事。“我是马命,马是站着死的。”侯盛锽动情地分享了侯德榜先生从福州码头看到同胞受辱,到留学归国创建中国化工业的传奇历程。这位为中国化工事业奋斗终生的科学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科学报国、拓荒化工路”的崇高理想,他的故事让台下学生们听得入神,倍受感动。

在顺义区仁和中学,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副研究员丛中笑带来了主题报告《“当代毕昇”王选的故事》。作为王选院士的当年秘书,丛老师以亲历者的视角,生动讲述了这位“当代毕昇”带领团队发明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让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的创新历程。王选院士淡泊名利、执着追求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王选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让我非常敬佩,他淡泊名利的品格更是让人钦佩。”仁和中学的张悠然同学这样说道。

传承瑰宝 创新求索

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学校,科普作家贺颖带着自己的著作《奔月:“嫦娥”眼里的中国探月史》来到现场。她巧妙地将中国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与现代嫦娥探月工程融为一体,用浪漫的文学想象诠释严谨的科学探索,让同学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贺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著书过程中的科普创作心得,鼓励同学们用创意连接科学与人文。

在中关村三小顺义学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亮为四年级学生们带来了题为《星图中的故事——中西星空的对话》的科普讲座。他特地带来了自己的著作《星汉灿烂:中国天文五千年》与小读者们分享,通过对比中西方星图的演变,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独特魅力和卓越贡献。从二十八宿到黄道十二宫,从天文仪器到历法演进,李老师带领孩子们领略了中西方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智慧结晶,让同学们感受浩瀚星空中科学探索的无限可能。

生态关怀 守护家园

在港馨小学,科普作家谷洪为三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题为《走进神秘的王者》的精彩讲座。作为国内“资深老虎爱好者”,谷老师通过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和鲜活的视频资料,不仅向同学们展现了东北虎作为顶级捕食者的神秘魅力,也揭示了它们所面临的严峻生存威胁。在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孩子们既感受到了野生东北虎的灵性,也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讲座结束后,谷老师还为同学们签名赠送了自己的科普绘本《东北虎的故事》,让这份对自然的关爱延伸到课后阅读中。

在中关村一小顺义学校,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郭耕用别具匠心的方式开展了《生态 生命 生活》主题报告。活动伊始,郭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唱起了朗朗上口的“生态环保拍手歌”。而讲座最后的“世界动物联合国大会”科普剧表演,更是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同学们纷纷化身不同的小动物,用童真童趣的方式传递着生态保护的理念。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复杂的生态保护理念变得生动易懂。

书香浸润 智慧启航

一场场精彩的科普讲座,一本本精选的科普图书,在校园中播撒下了科学的种子。从高年级学生认真聆听科学家精神的感人故事,到低年级孩子们在互动游戏中快乐学习,六场讲座活动对准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一个又一个科学故事在同学们心中激起涟漪。

专家们现场签名赠书时,同学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更是见证着科普阅读的魅力。“这本书我能看看吗?”每场讲座后,崭新的科普图书还未在学校阅览区“上架”,就已经有一群孩子围着“先睹为快”翻看起来。

在知识的熏陶和科学的启迪下,这场科普阅读盛宴不仅让青少年感受到了求知与探索的乐趣,更让科学精神在同学们心中悄然萌芽。在一次次翻阅间,在一声声提问里,一群未来的科学家正在顺义的校园中茁壮成长。

来源:北京科技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