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优先投资政策》会不会阻挡NewCo?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7 06:05 2

摘要:2025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America First Investment Policy)。其中一项细则提到,美国将继续欢迎并积极促进所有外国人的被动投资。这些投资只限于非控股股份,不附带投票权、董事会或其他治理权的

//

• 目前仍不清楚中国公司通过提供知识产权而非现金来获取NewCo公司的股权是否被视为“投资”行为;

• 已有很多美国投资人关注到《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的风险,甚至在做交易过程中开始考虑这一点;

• 可能在未来9~12个月内会出台一些规章制度;

• 限制了外国投资者,同样也会对美国生物科技行业带来潜在的影响。

2025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America First Investment Policy)。其中一项细则提到,美国将继续欢迎并积极促进所有外国人的被动投资。这些投资只限于非控股股份,不附带投票权、董事会或其他治理权的股份,且不会赋予任何管理影响力、实质性决策权,或非公开获取技术或技术信息、产品或服务的权利。

对于中国赴美投资方面,备忘录明确指出,特朗普政府将利用包括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在内的所有必要的法律工具,限制与中国有关联的主体投资于美国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医疗、农业、能源、原材料或其他战略领域。

眼下NewCo如火如荼,该备忘录会不会成为从天而降的一盆冷水?

美国到底在担心什么?

一家美国律所负责人对研发客表达了看法。

该负责人认为,《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对中国创新药出海,包括licensing、NewCo的影响并不大。美国目前最担心的是在一些高精尖技术领域,比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与生物医药相关的是基因编辑领域。

“NewCo模式其中很多参与者是美国本土的基金,中国的药物以资产的形式参与。中国企业作为小股东,通常只占NewCo的20%或者更低的股份。”

已经达成的几笔NewCo中,不乏奥博资本、RTW、Forsite等美国知名投资机构(见下表)。而已披露的信息显示,恒瑞在Hercules的股份为19.9%,康诺亚则通过子公司一桥香港占Belenos Biosciences 30%股份。

什么情况下会遇到挑战?

实际上,美国针对中国的投资限制可以追溯到2023年。当时的拜登政府曾签署行政令设立对外投资审查机制,限制美国主体投资中国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生物技术并不在范围之中,也令行业松了一口气。

“如果生物科技行业被纳入美国对外投资限制之中,美国投资人能不能去投由中国合作伙伴设立或者参股的一家NewCo?即使它在美国设立,被授权许可的知识产权也是中国以外的权益?”美国盛德国际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律师季如春,向研发客分享了他的个人观点。

他认为,如果生物技术整个行业被纳入对外投资管理的范围之内,美国投资人将无法投资中国企业,即使对于设置在美国的NewCo,可能也会出于谨慎保守的考虑,不敢轻易投资。

尽管目前为止《美国优先投资政策》是一个备忘录的形式,没有对NewCo带来真正的影响,但已有很多美国投资人关注到这一点,甚至在做交易过程中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未来新的立法规定,美国投资人不能再投中国的生物技术行业,届时,这些NewCo是否还能顺利卖给一家美国大药企?由于这可能涉及到违反美国对外投资的行为,大药企未必会冒这个风险。甚至NewCo在IPO环节也会遇到一些挑战。这就意味着,美国本土投资基金将会面临一个退出的风险。”季如春说。

美国投资人更谨慎了吗?

实际上,从《生物安全法案》开始,美国投资人已经变得谨慎起来。越来越多的美国投资者除了技术、IP竞争力等常规尽调之外,开始考虑美国对外投资的影响。这是季如春最近两年观察到的现象。尽管目前生物技术并不在对外投资的管辖范围之内,但一系列的政策倾向,使得很多美国投资人交易之前,甚至跟中国公司初步接触的过程当中,都开始请律师事务所做相关分析。

“这些分析本身并不仅仅基于现在的法律,还会考虑到未来风险趋势、甚至是最坏情况下,对他们的退出会有什么影响。所以,即便现在《美国投资优先政策》没有成为法律,但已经对美国投资者的积极性,以及做项目的谨慎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季如春说。

至于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热情是否降温,季如春透露,的确有些投资者因为潜在风险较高而不再投中国项目。当然有一部分投资者仍然非常看好中国的创新能力,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研发和临床团队的高效,都让美国投资者很感兴趣。但同时,他们也需要做更详细的尽调,把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清楚。如此一来,尽调的时间、整个项目的周期都会更长,投资人会提出更多问题,包括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这些挑战都会出来,大家会慢慢感受到这个趋势。”

当然,《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同样也对美国生物科技行业带来潜在的影响:美国的生物科技初创企业可能会失去来自中国的风投基金,并且美国可能也无法吸引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在当地设立新业务。

未来如果立法将生物科技公司纳入管制行业,或者绿地投资完全不被允许,意味着限制每一家中国企业在美国设立新公司,限制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这对美国政府来说,在实际操作上也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障碍。

据前述律师透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会不会成为法律、在立法上会变成什么样的状态尚未可知,可能在未来9~12个月内会陆续看到一些规章制度。

除了投资人意识到风险,美国医药行业媒体也对此提出了疑问。Fierce Pharma在3月1日的报道中指出,NewCo模式之下,中国公司通常通过提供知识产权而非现金来获取新成立美国公司的股权,从而获得长期价值。但目前仍不清楚这种方式是否被视为“投资”行为。而一旦被认定,鉴于前述备忘录中提到对国外投资者的限制,中国的NewCo模式似乎不可能实现。

编辑 | 姚嘉

来源:研发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