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网友谷园(化名)向媒体道出了自己的烦恼。谷园是北京一名普通公务员,夫妻二人都是上班族,双方父母又都在外地,家庭收入也一般,根本请不起保姆。每天下午3点半孩子放学,而她要到5点多才下班,接孩子这件事,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最近,笔者看到一篇报道,一位网友谷园(化名)向媒体道出了自己的烦恼。谷园是北京一名普通公务员,夫妻二人都是上班族,双方父母又都在外地,家庭收入也一般,根本请不起保姆。每天下午3点半孩子放学,而她要到5点多才下班,接孩子这件事,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放在以前,跟领导说一声,再和同事换个班,谷园就能“提前下班”去接孩子。她和老公轮流着来,只要不是天天这样,把情况跟领导解释清楚,找好换班同事,领导和同事也都能理解。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全国各级党政机关都在整治“庸懒散奢” ,纪检部门随时抽查,上班时间 “不务正业” 越来越多地被通报。听说以后还要打卡,进出单位的时间都有记录,谷园开始犯愁了,该怎么接孩子呢?
其实,谷园的难题并非个例。以前公务员的工作压力没这么大,孩子三四点钟放学,中途出去甚至早退去接孩子,都不是什么大事。所以,在一些人眼里,能从容接送孩子上下学,也算是国家公职人员的一项“隐性福利”。可如今,这么做却有违纪的风险。
那么,上班时间的纪律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呢?北京一位区委书记曾在市纪委网站提到,该区一些部门有公务员在工作时间上网炒股、浏览不良网站、玩网络游戏、频繁网上交易支付和长时间播放音频视频,经过整治后这些行为得到了控制。纪委工作人员表示,这些都属于上班期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但对于上班期间接送孩子,纪律的界定却比较模糊。
对于公务员来说,纪律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党纪,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的要求;二是公务员法;三是单位规定。这三者对于上班期间的纪律都有相关要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关于工作纪律的条款提到,在党的纪律检查、组织、宣传、统一战线以及机关工作等其他工作中,如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应给予处分 ,这也是整治“庸懒散奢”行动的依据之一。《公务员法》要求公务员遵守纪律,不得玩忽职守、贻误工作,不得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几乎所有机关单位都明确规定,上班期间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询问多家单位的人事部门后了解到,单位判断是否“与工作无关”,一般有两个标准:一是是否请假,二是是否贻误工作 ,这里面存在“自由裁量”的因素。一般来说,如果上班期间私自外出,或外出后不向单位报告,不管什么理由,都属于违纪。毕竟,无论是专项检查、群众办事还是突发事件,一旦岗位没人且单位没有安排好替代人员,就可能带来重大损失。最近,不少地方都报道过省委书记、市委书记电话查岗的事情,目的就是督促基层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履行职责。
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上班期间去接送孩子的公务员,都会向部门领导请假或者报告,得到批准后才会去。不过,这种请假方式大多是口头请假,不走正式程序。许多单位的中层领导表示,只要请假,部门就可以对人员进行整体调配,一般不会耽误工作。但出于对同事的人文关怀,部门领导很少会将此类请假报告给人事部门,因为一旦走正式程序,就涉及绩效、工资、考勤等多个方面,显得不太有人情味。总体而言,“请假”在部门内自行消化是一种常见现象,也算是一种柔性管理方式。
在机关工作的人都明白,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谁也不会经常请假,让同事过多替班。所以,所谓的“隐性福利”,在大机关里其实就是同事之间互相帮忙。但站在人事部门的角度,部门不将员工请假的事情上报是有风险的。一旦遇到不打招呼的突击检查,就很难说清楚情况。不管其中有没有“人情”因素,这终究是与单位纪律不符的。
所以,当下公务员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不好意思跟部门领导开口请假。因为领导一旦批准,自己就要承担风险。以前部门领导的做法是“只要不出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则变成了“万一出问题怎么办” 。这样一来,便利减少了,大家自然觉得管理变严格了。
没有老人帮忙,夫妻俩又接不了孩子,大多数人只能花钱解决问题。公务员余凡(化名)说:“现在都是把孩子送去晚托班,放学后,晚托班的老师先去接,孩子们在班级里一起写作业,有的晚托班还提供补课,然后父母下班了再去晚托班把孩子接回家。”现在很多晚托班是私人开设的,如果只是看着孩子写作业,每月收费大概五六百块钱;要是给孩子补习或者加顿晚餐,收费会更高。余凡注意到,学校旁边的晚托班很多,有的就是“夫妻店”。之前新闻报道过一些晚托班存在资质和安全隐患,但也没办法,只能把孩子送去。也有一些人会找保姆接送,但每月4000块钱的保姆费,对于普通公务员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就我们这点工资,根本请不起,能请保姆的还是少数。”
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袁江华呼吁积极解决“接送难”问题,建议建立校内托管场所 。一些中学老师也通过媒体呼吁,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教育服务等多种途径化解“接送难”。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于,能不能结合政府工作实际,把“隐性福利”变为“显性福利”,也就是说,托管孩子的费用能不能由政府来出,以此减轻公务员的生活开支,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纪委工作人员认为,“庸懒散奢”和职工福利不能混为一谈,不能因为没有福利就去违纪。除此之外,可以考虑创新管理方式,对工作严格要求的同时,多关心职工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关心职工生活,也是机关工作特别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
现在已经有单位自发地为职工解决“孩子问题”。比如孩子放暑假没人管,单位就腾出一间会议室,供孩子们学习、娱乐,并请专人看护。家长早上上班时把孩子带来,中午在单位一起吃饭,晚上下班后再带孩子回家,实现了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对接 。这种关心职工的方式,花费不多,操作也不难,却解决了大问题,或许是个值得推广的办法。大家对解决公务员接送孩子难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职场参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