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碗面”的匠心与安全——兰州牛肉面行业整治行动观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6 01:15 2

摘要:2025年3月以来,兰州市市场监管系统以雷霆之势开展牛肉面行业集中规范整治行动。截至3月中旬,全市累计检查经营主体652家,现场督促整改问题768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0份,立案处罚1起。这场覆盖全市的“体检”,既暴露出行业积弊,也为兰州牛肉面这一“城市

监管重拳下的行业阵痛与新生

2025年3月以来,兰州市市场监管系统以雷霆之势开展牛肉面行业集中规范整治行动。截至3月中旬,全市累计检查经营主体652家,现场督促整改问题768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0份,立案处罚1起。这场覆盖全市的“体检”,既暴露出行业积弊,也为兰州牛肉面这一“城市名片”的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问题曝光:从“天花板起皮”到食材溯源盲区

检查中,监管部门以“三查”机制为核心(查资质、查源头、查操作),重点打击无证经营、食材采购台账缺失、后厨卫生不达标等问题。例如,七里河区马安军辣子牛肉面馆因天花板起皮、地漏缝隙过大、票据混乱等23项问题被责令停业整改,日均2000碗的“顶流”老店被迫闭店15天进行“手术级”改造。西固区某连锁品牌因冻肉来源不明、台账缺失被立案调查,暴露出食材供应链的灰色地带。

科技赋能:从“明厨亮灶”到区块链溯源

为破解传统监管难题,兰州创新引入技术手段。西固区强制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3.0系统,后厨操作实时直播点击量破百万,倒逼企业规范流程;城关区试点牛羊肉“一物一码”区块链溯源,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牧场饲养、屠宰加工到门店烹饪的全链条信息。榆中县对油泼辣子的酸价、过氧化值实施动态监测,用科学指标守护“三红”品质。

老字号的自我革新与行业蜕变

整治风暴倒逼从业者转型升级。马安军辣子牛肉面馆改造后,地漏缝隙从10毫米缩至3毫米,采购数据实时上传监管云平台,成为“电子台账”标杆;城关区组织凌晨四点的冷链管理培训,让抻面师傅掌握现代仓储技术。七里河区试点AI智能摄像头,自动识别未戴口罩、生熟混放等违规操作,推动传统手艺与智能监管融合。

长效监管:从“突击检查”到生态重构

省市场监管局于3月20日召开行业整治推进会,明确将食品安全作为底线,要求建立“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主体”协同机制。城关区计划开展全覆盖检查,强化食材采购、添加剂管理等关键环节;七里河区推行“黑红榜”公示制度,通过消费者监督重建信任。值得关注的是,榆中县对小麦粉、酱牛肉等18项指标抽检合格率达100%,而安宁区餐饮具快检不合格率仍达25%,凸显区域监管差异。

结语:一碗面的安全与匠心平衡术

这场整治行动不仅是食品安全攻坚战,更是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产业标准的碰撞。当“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工艺被分解为18项检测指标,兰州牛肉面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同时,也在探索标准化与烟火气的共生之道。正如重装开业的马安军门店所示——老师傅抻面的力道未减,而墙上的溯源二维码已悄然成为新时代的“匠人印章”。

来源:陇西金龙

相关推荐